创业者无法漠视的输血机制与造血机制的迷局(1月10日)


创业者无法漠视的输血机制与造血机制的迷局(1月10日

 

关键词:创业战略  融资  输血机制  造血机制  贾春宝

 

在踏上创业之路以后,每个创业者都会面临针对市场的造血机制与针对资本市场的输血机制之间的平衡与取舍问题。不管是各方主体还是相应的顾问机构,都试图用理性的逻辑支撑,为自己争取得到理想的结果,但结局往往事与愿违。

 

在创业过程中,平台的搭建完善以及市场运营、影响力的提升,自品牌的经营都是需要投入巨大的资金的,但能坚持到市场以财务方式进行认同,并留给创业企业合理的利润点并形成良性循环的,却是难以奢望的幸运。而作为财务投资的天使与VC们,也把目光集中到现金流与利润率方面,没有相应的财务数据,打通输血机制也是奢望。

在输血机制没有建立起来,也没有诸如天使与VC之类的资金方注入之前,企业基本是处于吃老本并逐渐接近于坐吃山空阶段。在这样的阶段,创业者是很孤独的,不仅主管机构与传播平台,甚至连产业链的供应商、下属员工以及创业合伙人,都难以真正理解。

 

当市场不愿意买单的时候,是否就意味着输血机制难以打通?从逻辑上与现实中往往都是如此,但假如足够坚韧,或许可以杀出一条血路,为自己造血机制的形成提供力量支撑。

资本在考察创业项目的时候,主要看现金流与利润率,更为看重的是影响力与市场占有率,与资本对接更为注重的是未来收益,不单纯是企业所贡献和带来的利润,而更多的是股权增值与套现。

话是这么说,但输血机制往往会让创业者更焦虑,因为资本是要投资回报的,那就需要像击鼓传花游戏一样,能把后面阶段的资金方“忽悠”进来,否则就会加快寿终正寝的到来。

取得资本关注的基础,首要的是形成足以得到理性辩驳的市场规模。在实现相应的阶段性目标过程中,需要与资本沟通的同时,进行相应的盈利模式的反复演练、得到市场数据的验证,并有专业化的包装与广泛推广。

假如创业者的梦想难以通过自身资金的原始积累实现,而更多依靠资本运营的力量。就需要用创业启动资金搭建基本的平台框架,并形成基本的理念认知与基本注册规模,然后直接进入到资本运作层面,用资本搭建相应的平台与构架,并树立相应的形象与品牌认知度,然后朝线下的市场渗透。

创业项目优先启动融资策略,更重要的原因是大笔的资金,资本拿得出来,资本等得起。只需要市场概念清晰,盈利模式成熟,有相应的支撑,回报周期可以预期就可以,而那回报不单纯来自产业、来自资本市场的后期跟进也是可以指望的回报,因为资本投入更多是阶段性的,不会伴随创业过程的始终。

假如你所做的事情是有积极的社会效益,那么从逻辑上也可以得到相应的政府资金的支撑,但显然那需要有相应的规模与影响力之后才可以指望得上的,在那之前,只有通过观点、内容以及必要的资金投入等方式,介入政府主管部门所搭建的平台之中,逐步得到认同才可以的。

产业机构的钱,虽然不需要资本回报,但要起来更困难一些,不仅从资金的量级,所需要承受的压力,以及所带有的商务回报条款都会更加苛刻一些。从另一个方向,资本的钱相对最容易得到,但所不能忽视的事实是——也会给自己带来巨大压力。

资本运作也会带来弊端,相比而言,都很有可能会让企业陷入疲于奔命的循环之中,因为资本会督促你尽量在规范的市场逻辑约束中快速成长。

 

与资本对接,需要在各方面准备得更充分一些。你需要有成熟的发展策略,为资金方设计退出的策略。需要有相应的投入,比如平台的增资,盈利模式的完善,需要有平和的心态,不去争夺一时利益之短长等等。

资本所参与的主体也很重要。你要资金参与你的哪些方面?起初的必然是全方位的参与,随着逐渐成熟,再进行其他方面的参与,但融资主体与所投入的方向之间是什么样的纽带关系,这个法人治理结构与关联交易机构的问题,更为值得深入研究。

作为项目的发起人,将平台整体股权之中的一部分作为投入,吸引来自资金方的对等财务投入,然后设计相应的回购与将股权放大并进一步吸引投资的策略。这样的投资手笔,只适合针对机构或者基金投入。

 

在与资本对接的过程中,需要引进来自资本的合作伙伴,共同完成平台架构的完善工作,作为与资本对接的跳板。其实建立起自身对社会的价值,明确为政府与相应主管机构所带来的意义,完全可以从相关的政府机构那里得到政策性的资金支撑。当然,那是需要在天使投资到位,并让自己有相应的社会影响力之后再考虑的。

更为现实的问题是:不同的创业项目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差异,比如是平台型创业还是产品(服务)型创业;是技术型创业还是市场型创业;是自主研发与包装型创业,还是渠道与终端服务型创业,其中资金量的问题、经验值的问题、团队协作的密切与默契程度问题、外部政策与市场资源是否准备充分的问题、战略思路与策略技巧问题。

不同问题的组合,使得创业这个肌体本身在先天就具有极大的差异性,加之洽谈各方力量与各方面因素的微妙差异,都使得创业项目在不管是与市场对接,还是与资本对接的时候,都存在不同的难度与结局。所以虽然理论上基本都清楚输血机制与造血机制之间的关系,但真正能落到实处,让自己得到理想结果的,却是凤毛麟角。

如何破解输血机制与造血机制之间的谜团,这不单纯是创业者自身的问题,也是作为顾问机构针对创业项目的特色,基于理性分析并提供建设性意见的。

 

贾春宝

2014年1月10日星期五

 

电话:13301122671,(010)89581930 

网络微博:http://www.chinavalue.net/MiniBlog/ 

http://t.sina.com.cn/jiachunbao

价值中国专栏http://bekings.chinavalue.net/ 

新浪网专栏 http://blog.sina.com.cn/beking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