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前坐一整天,下班练套太极拳


电脑前坐一整天,下班练套太极拳
不喜欢运动的人,都来练太极吧。谁说这是老年人的专利,静、意、慢、真、柔、正、连、匀、圆、松、随、恒、谦,强身健体且富含哲理,不正是天天坐在电脑前处于亚健康状态、又被人际关系处世之道折磨得想四处寻找桃花源的我们所急需的“补血良方”吗?闲话不多说,看看下面这位年轻人的太极情结,相信会勾起你的锻炼欲望的。
河边散步结缘太极
    从小我就不喜欢运动,球类等一概不会。但是我有个早起的习惯,上学的时候早起看书,毕业工作后,每天早晨起来沿着虞河跑步。
    2010年4月的一个早晨,我跑步路过虞河旁边的一个小广场时,一下子被一位身着白衣,悠然自得练太极的中年人吸引住了。只见他的动作如行云流水、不疾不徐,忘我无他的神情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
    我驻足观看了许久,直到他练完后我才主动上去搭话。原来这位师傅名叫徐保庆,十几年前患了糖尿病,曾经被病痛折磨得痛苦不堪。后来他听说练太极对身体非常有益,于是便每天早晨四时准时去体育场跟潍坊著名的太极拳名师杜洪业学习太极拳,到现在已经十余载,糖尿病好了,身体也壮实了。现在徐师傅主攻杨氏太极拳,我鼓足勇气说想跟他学习太极拳,没想到他非常爽快地答应了。
    于是此后的每天早晨四时四十分,我准时跟徐师傅会合,然后去河边压腿、踢腿,做热身运动,开始学习杨氏太极拳二十四套路。刚刚开始接触太极拳时我总是沉不住气,心急求快,一听说只有二十四个动作恨不得几天学完,可是徐师傅却让我不要心急,慢慢来。
    徐师傅先给我耐心讲解了初学太极拳的十三字诀:静、意、慢、真、柔、正、连、匀、圆、松、随、恒、谦。让我慢慢感悟太极包含的哲理,要求我打好基础,最后才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教习起来,从“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沉肩坠肘、松腰松胯、气沉丹田”等理论到掌形、拳法、勾手、弓腿等每个细微动作,一丝不苟、每日不辍。
   从春末到初冬,原本以为几天就能学会的二十四个动作,却用了四五个月的时间才学完。
偶遇名师突飞猛进
   2011年7月,有个同事选了个业余辅修课,正好是二十四式太极拳套路。有一天我跟着他去锻炼,认识了潍坊著名太极拳家、潍坊赫臻武术俱乐部馆长李建和张海静老师。张老师自小师从名家,为吴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精通陈氏、杨氏、孙氏、吴氏等多家太极拳,多次获得全国、省市太极拳比赛冠军。
   自此之后,我便如饥似渴地学习起了杨氏太极拳。张老师将太极拳的更深一层理论“用意不用力、上下相随、内外相合、相连不断、动中求静、分虚实”等详细讲解给我听,并传授了杨氏太极拳传统套路103式拳法,我学习了一年的时间才学完。后来我又学习了太极剑、太极刀,如今我每天早上练习拳法,每天晚上闭门学习研究,我爱人天天说我成了“太极狂人”。
   期间,自己还不断充实太极拳理论和武术知识,取得国家武术二级裁判资格证书,参加2011年“首届武术节“裁判工作。
感悟太极受益太极
   如今,练太极的人越来越多,我也从最初的学习皮毛到现在的深入了解。
    人体有八大系统,即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太极拳对这八大系统都有积极的调整作用。它调节作用的特点是以外促内,由内及外,内外结合,内外互动,互为影响,就是我们常说的“一阴一阳互为其根”。
  一、太极拳拳走低架对运动系统的调节非常明显。练低架太极拳腿部肌肉发达,血管丰满,这样就增加了血液输送与回流的泵力。通过练拳,大腿肌肉增厚,肌肉群的伸展收缩,本身就起了一种对心脏血液收放泵力作用的辅助功能。另外,虚实转换能锻炼两腿的耐力,对维持人体的平衡大有好处。二、螺旋运动对循环系统的调节。胸腰的开合旋转,手脚的顺逆缠丝,对舒筋活络,疏通气血,都有好处,尤其是对人体的微循环系统有好处。再加上运动中的松活弹抖,这种振荡力量,也能促进微循环系统的功能。三、丹田内转对消化系统的调节。强调丹田内转,胸腰折叠,所有动作都要求以丹田带动,腰不动,手不发。因此它首先通过丹田内转运动,进行自我按摩,提高了小肠壁毛细血管的功能,增强了吸收功能;其次,腹部的运动促进了肠的蠕动,增强了排泄功能;再有,由于丹田内转加强了腹部运动,还能够减少腹部脂肪的堆积,对减肥有一定的作用。四、动作繁难对神经系统的调节。要求练拳时思想高度集中,强调用意,以一念代万念。因此,练拳比单纯地练习静功更容易人静。这是真正的动中求静,也是“劳形凝神以健脑”。太极拳这种独特的运动,可以使人的大脑从恶性兴奋转化为良性兴奋,从而达到对神经系统的调节。五、腹式呼吸对呼吸系统的调节。腹式呼吸与肺呼吸相结合,从而加大了肺活量,有利于肺组织健康。六、骨盆运动对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的调节。锻炼骨盆的肌肉韧带,能够增强骨盆内的内脏器官的功能,也就是中医讲的强肾壮腰。七、轻沉兼备的锻炼方式有利于调整“上盛下虚”的时代病。“上盛下虚”是中医术语,指肝肾两虚引起的血压升高、心悸失眠等病症。太极拳大部分是加大下盘运动量,从而使人体下盘稳固如山,上肢如风吹杨柳,这有利于周身气血的平衡,避免“上盛下虚”之弊。八、太极拳是最佳的有氧代谢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在于均衡,太极拳就是一项不疾不徐、张弛有度的均衡运动。到现在我已经学习太极拳四年有余,同为办公室工作者,自己在同事中间却很少觉得腰肩、颈椎等不舒服,远离亚健康。
习练太极拳的作用还不仅仅停留在“修身”,更重要的是在于“养性”。太极拳以“道法自然”为知道思想,技术上要求松静自然、无拘无束,强调“中正”“不偏不倚”“守规矩而成方圆”,贵自然,陶冶人的和谐观念;太极拳将虚静理念注入拳技之中“实中求虚、动中求静”,“渊静以明志,德修而道行”培养人的最佳感情。练拳之后,能够使自己入静入定,善于多面思考,做事更有耐心,执行更有毅力。
很多人都觉得太极拳是“老年操”,是老年人的“专利”,等退休之后再练习也不晚。其实年轻人练拳精进快,效果更好。而且健康本就是财富,太极运动是积累财富的最佳手段。也希望更多的年轻朋友分手太急,牵手太极,恋上太极,能够参与太极拳运动、爱上太极拳运动、传承太极拳运动。
                                                                   时永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