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竞争是全方位的,包括货源、产品、价格、客户、物流和服务等各个方面。能导致国家或企业在竞争中胜出的力量或者因素,就是竞争力,或者是竞争优势。
南非的稀有金属、澳大利亚的矿产、中东的石油、东亚国家的廉价劳动力、马尔代夫的旅游资源等,这些天然的竞争优势,支撑着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长江的水力资源、桂林的山水、云南的少数民族、山西的煤、内蒙的草原,这些区域性的独特优势,造福了一大批当地企业。
不具备资源或资本优势的企业,会在成本、设计、研发、制造技术、销售能力等下功夫,也能在市场上占领一席之地。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民营企业,没有上苍的惠顾,他们的成功,靠的是自己营造的竞争力。
日本是个资源稀缺的国家,却在60-80年代创造了制造业的奇迹,成为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说明,但凡能用钱买到的,例如劳动力、资源、资本、机器设备等,包括上面提到的技术、研发、设计,可能成为竞争优势,但未必形成核心竞争力。
在诸多竞争优势中,起关键作用、他人难以复制的因素,例如品牌,口碑,声誉,专利技术,客户忠诚度,市场覆盖的深度和广度,新产品推出的速度,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美国某商学院做过多次实验,将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不标明品牌,装在杯子里,让学生品尝。结果是,70-80%的人喜欢百事可乐的口味。然而,尽管百事可乐投放巨资做广告,销售额仍赶不上可口可乐。这就是品牌的力量,品牌是可口可乐的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靠长期的努力和积累,才能得以形成;核心竞争力买不到,偷不去,学不来,是能长期发生作用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