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管道运输发展的问题及建议


湖南管道运输发展的问题及建议

 

周正祥 罗珊 蔡雨珈

 

管道运输是六种交通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民航管道、城市公共交通及其它)之一,是用管道作为运输工具的一种长距离输送液体和气体物资的输方式,是一种专门由生产地向市场输送石油、煤和化学产品的运输方式。管道运输不仅运输量大、连续、迅速、经济、安全、可靠、平稳,而且投资少、占地少、费用低,并可实现自动控制。管道运输可省去其它运输方式的中转坏节,缩短运输周期,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

湖南管道运输主要以成品油管道和天然气管道为主。湖南“十一五” 时期建成天然气管道554公里,总里程达到901公里,原油、成品油管道里程达490公里。油气骨干网络初具规模天然气管道覆盖7市12县。至2012年底,湖南共有输油(气)管道里程1904公里 ,比2011年底增长5.1%,主要集中在中部、东部和北部。到2013年5月湖南成品油管道将达800多公里,覆盖全省经济发展最活跃的“3+5”城市群,管道输油覆盖率达70%以上。截至2011年,湖南已建成天然气管道13条,总里程901.1km,其中:国家骨干管道2条,总里程303km;市、县供气支干线、支线11条,总里程598.1km,天然气管道主要分布在以长株潭为中心的东北部地区,西北、西南及东南部地区尚无天然气管道。

湖南省管道运输发展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存在比较大的问题。表现在:(1随着湖南经济的快速发展,成品油消费需求急剧增加成品油运输瓶颈问题成为湖南经济提速发展的拦路虎。虽然湘南、湘中和湘西南地区的油品已经可以通过长岭-株洲成品油管道输送到株洲,但在株洲还是需要依靠京广线、湘黔线采用铁路运输的方式二次火车起运。铁路运输存在运输成本高,损耗大的问题并且在运输繁忙的春运期间,容易造成成品油堵库和省公司供货渠道不畅问题。随着社会对成品油需求日益增大,成品油运输影响其销售的问题将日趋严重。铁路运力紧张、油罐车辆不足造成成品油调运困难,使石油公司成品油进货渠道不畅,不仅增加了石油公司人力物力的投入,还影响着华中地区成品油资源配置计划的完成,更容易引起成品油供应市场的波动。尤其是每年的春运高峰期和夏、秋用油旺季,铁路运力不足的问题尤为突出。(2)天然气管道存在的问题也十分明显。资源供应不足,供需矛盾突出。2005年忠武线(重庆忠县-湖北武汉)潜湘支线(湖北潜江-湖南湘潭)通气以来,经过多年的市场培育和发展,天然气质优、环保、方便、经济的优越性被各类用户接受和认同,市场需求快速增加;受气田产能建设推迟和川渝地区供应紧张的双重影响,潜湘支线实际供气量远小于设计输气能力。管网不够完善,市场消费受限。天然气资源是基础,市场是导向,管道是连接资源和市场的纽带与桥梁,天然气市场区域的扩大,消费量的增长,要求天然气管道的输送能力和输送量适时地相应增长,并且需要超前建设。气候四季分明,具有较大的季节性调峰需求。由于上游忠武线受气源产能限制,季节调峰能力极为有限,只能依靠气田产能变化进行幅度有限的季节调峰,不能满足下游城市季节调峰的需要,目前下游城市基本没有季节调峰能力。

面对以上问题,怎么办?有以下几点建议:1注重科技创新,建立数字化成品油输送管道要加快技术进步,以建设数字管道为目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管道施工安全、运营数据采集和评价以及调度管理提供平台。在许可条件下,积极引进卫星通信和光纤通信技术,建立稳定、高效的数字化信息保障体系,实现地下管道管理的可视性。(2)加快成品油管道支线建设速度要满足湖南成品油市场消费结构和消费能力,合理定位,重视规划,构建国内主要市场成品油管道干线,遵循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同时加快支线建设,以形成成品油管网。因此,一方面要抓好在建项目,确保高质量完工,尽早发挥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要重视拟建项目的经济研究,重点建设环境友好型管道,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管道建设与使用的可持续发展。(3)加强油品质量管理,提高成品油使用效率。成品油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用户的使用效率。因此,加强成品油市场监督管理,加强成品油质量监控和入库环节的成品油质量管理,堵塞油品市场漏洞,维护成品油市场秩序,提高用户使用效率,降低机动车尾气污染排放,促进节能减排工作。4)天然气管道输配体系方面,结合外供系统和湖南内已建成管道的现实状况,完善湖南天然气输配体系,建立一套统一的符合规范和可满足湖南天然气管网发展的输配体系。(5)在天然气管道干线布局方面:目前湖南境内仅有忠武线潜湘支线和西二线樟树-湘潭支干线两条气源管道,管道能力远不能满足未来的市场需求,必须加快建设西三线和新疆煤制天然气外输管道。(6)在主体投资方面。2012-2020年,湖南规划建设支干线天然气管道6条,支线管道52条,管道建设总长达4259km,总体投资较大,同时考虑部分管线由于距离较长,输量较小,投资相对较大,造成管输费相对较高,正常投资回报难以得到保证。因此要尽快明确主要管道建设投资主体,加快管道建设,对于距离较长,输量较小,管输费较高的管线,可适当考虑由政府补贴或出台相关的税费政策,确保规划支线管道的如期建设,促进天然气产业发展。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批准号:13BJY122)、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委托项目(批准号:12WTB34)、湖南省交通运输厅科技进步与创新项目(批准号:201247)的阶段性成果之一;第一作者为长沙理工大学交通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