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坛经》之一
破阵子
读《六祖坛经》,为佛教中国化而作(1)
一千年来钻研(2),五万里地西天。南顿北渐(3)《坛经》开,千经万卷如云烟(4)。佛性自家田(5)! 一旦雨霁虹现,佛法由心无边。无止无羁金光涌,月行山巅印万川。佛本为人间!
注释:
(1) 《六祖坛经》简称《坛经》,禅宗六祖惠能(亦作慧能)所说,共分十品,记载惠能得法传宗之事亦及启导弟子之言教。《坛经》是“佛教中国化”的真正开端。
(2) 指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到惠能时已历千年。
(3) 禅宗南宗倡“顿悟”,北宗倡“渐修”。
(4) 自《坛经》出,中国佛教徒对于理解掌握从印度转译来的浩如烟海的经卷之精髓,终于有了自信心。
(5) 无上佛性,即在自家福田(功德)中。
月下笛
题《坛经·行由品第一》
无树菩提,非台明镜,了然本性。自在尘缘,不劳勤拭也清宁。金刚一语天机破,无所住,地义天经(1)。任生灭如电(2),因果随形,福祸如风! 归真,解纷争,告大善知识(3),一并来听。獦獠成佛(4),虚度不配人生!菩提自性万法具(5),苦海无涯有天灯。如如境,上上行,贤圣如君纵横(6)!
注释:
(1) 为得法继祖,神秀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试,勿使惹尘埃。”五祖认为其“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惠能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五祖认可之,“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语见《坛经·行由品第一》。
(2) “生灭如电”见《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3) “善知识”,对听佛法者的一种称呼。
(4) “獦獠”指野蛮未开化,或无知识的人。惠能初见五祖,“祖言: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若为堪作佛?”惠能曰:“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祖云,这獦獠根性大利。”(《坛经·行由品第一》)
(5) 见注释(1)
(6) 学禅者应以贤良神圣的惠能为榜样,走上玄奥高贵、直悟本心的大道,达到真实大同、顿现本性的境界,自由自在、纵横人间。
声声慢
题《坛经·般若(1)品第二》
佛说虚空(2),圣(3)说大同,人说都在梦中。“梦中说梦,几个真能跟从?”佛圣本来挚勇,荡层云,自作天龙。发长吟,正雨霁飞虹,血炽心中! 休嗟人生匆匆,看日月星辰,梅兰竹松。捉鳖东海,西洋秃鹫试弓(4)!华夏有情无情,想依然,等待东风。激慧海,唤鲲鹏,梦醒无穷(5)!
注释:
(1) “般若”梵语。犹言智慧,或曰脱离妄想,归于清净。“般若,唐言智慧也。”(《坛经·行由品第一》)
(2) “善知识,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总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同上)
(3) 指儒家历代之圣。
(4) “捉鳖东海”,喻指未来中国之战事。“西洋秃鹫”,指美帝国主义。
(5) 佛圣所说“虚空”、“大同”,可视为一种理想,且勿执迷咸梦!“激荡广大之慧海,祈盼伟大之领袖,唤醒无穷无数的中国人!”
婆罗门引
题《坛经·疑问品第三》
坚忍是德,常行普敬(1)伏风波。觉来尽摄(2)善恶。贪瞋地狱火,烦恼诸天彻(3)。但心行平直(4),破他空色(5)! 自性即佛。迷人念,悟人得(6)。自身若真脆弱,怎抗折磨?无穷坎坷,叹人世,风雨情更薄。好行者,冲决网罗!
注释:
(1) “普敬”指人际交往中,普遍尊敬一切人。又,“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坛经·疑问品第三》)
(2) 摄,控制。
(3) “烦恼是波浪……贪瞋是地狱。”(同上)
(4) 心行平直,内心与行为一样公平正直。“善知识,念念无间是功,心行平直是德。”(同上)
(5) 彻底觉悟,勘破一切虚空与色相。
(6) “迷人念佛生彼,悟人自净其心。”(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