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的新发展经济学应该获诺奖?
让•梯若尔(Jean Tirole)成为今年第二位获得诺贝尔奖(Nobel Prize)的法国人,他以对限制寡头垄断的研究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林毅夫的新发展经济学研究的正是寡头垄断问题。他提出的中国模式具有普世价值的高论,与让•梯若尔的结论一样,为什么没有被评上诺奖呢?
核心原因很简单,中国双轨制的解释不被西方评委理解。让•梯若尔的解释比较能被诺奖评委接受。
研究寡头垄断命题比较激进的还有美国的保罗•克鲁格曼和对冲基金投资家们。法国经济学家皮克迪也名噪一时。
瑞典皇家科学院13日宣布,梯若尔认为,最佳的调控和监管政策应该谨慎地根据不同行业的特殊情况加以实施。
梯若尔在一系列学术文章和著作中为相关政策的设计提出了整体框架,并将其应用到从电信到银行等不同的行业中。凭借这些新的经济学研究成果,政府可以更好地促使有实力的大企业提高效率,同时防止其损害竞争对手和客户权益。
瑞典皇家科学院将201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法国经济学家让·梯若尔,以表彰他在研究市场力量与调控方面的贡献。
作出这个贡献的中国和美国学者大有人在,诺奖评委选中让·梯若尔,是有偏见的。
21世纪中国、美国和欧盟都是同一个模式。中国模式克服了寡头垄断发生的金融危机,促进了全球经济的持续增长,被《金融时报》称为“新马歇尔计划”。按理,作为中国政府肯定的林毅夫的新发展主义对经济学的贡献更大,为什么把诺奖颁给了让·梯若尔呢?
除了评委偏见之外,中国推荐无力也有很大关系。
让·梯若尔理论被评上诺奖,充分肯定了中国模式对十六大央企的“提高效率,同时防止其损害竞争对手和客户权益”的作用。
事实上,古典经济学并非只研究竟争的学问,同时,经济学中的政治功能,还研究不完全竟争和非竟争的市场中的学问。这就是“道德经济学”的内容。
亚当·斯密写了《国富论》,还写了《道德情操论》。
中国古圣孔子论政中的“民无信不立”和君子之义更是道德政治和道德足食(经济)学的经典。
皮克迪的《21世纪的资本论》和让·梯若尔获奖,再次为马克思理论定位。
马克思幽灵不散,显示了他的道德力量不散。并证明了马克思主义不能用之于竟争市场。只能用之于不完全竟争和非竟争的范围,例如君子之义和寡头垄断。
用穷人的无助对君子和垄断拷问,用阶级斗争(民运)反垄断,正如习近平反腐为民,是可以“提高效率,同时防止其损害竞争对手和客户权益”。
让·梯若尔的分析被诺奖评委认同了,获得2014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但是,我们不应忘记中国模式正在这套理论中发挥着“大公无私”的君子之义的道德作用。
真相是,中国人民还在受苦受难,却为世界经济做出损己助人的奉献!!!
让·梯若尔告诉人们,寡头垄断是不可消除的。它在竟争中损人利己,在非竟争中则损己利人。
为什么呢?
子曰:足兵。足食。民信之矣。去兵不能去食。去食,自古皆有死。
民无信不立!!!
民信何在?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让·梯若尔的获奖论文,不正是“抄”中国孔大师的遗著吗?
重复一遍,法国、欧盟和美国寡头垄断有能力大公无私,因为欧美人均收入超过30000美元,丹麦超过70000美元。所以,诺贝尔奖评委鼓励欧美“天之道,损其余而奉不足”,多行慈善捐助。为道德经济奉献。
中国13亿人口穷得不足人均4000美元。你林毅夫动员中国政府“人之道,损其不足而奉有余”。
所以,诺贝尔奖评委不尿你!因为违背了”梯若尔认为,最佳的调控和监管政策应该谨慎地根据不同行业的特殊情况加以实施。”的天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