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专家是否需要专业的助手】


 

作者:杨林

杨林微信号:peixunquan021(培训圈全拼+数字021),新浪微博:培训这个圈圈。

圈圈价值观:尊重、分享、开放、谦逊、平和、友善。

 

 

本次,想跟各位朋友探讨一下培训专家授权,与助手工作的话题。

 

我是常亮老师的助手,从2007年开始做常老师的助手。常老师是一位很“简单”的老师。常老师的生活方式简单、朋友圈子简单、给我布置工作时也“简单”,对我的工作要求也“简单”。

 

开始一两年我很是不习惯,因为常老师“太授权”,授权到我最开始做助手时,觉得常老师如此授权的风险太大。


   
说实话,我也曾放弃过一段时间,觉得做助手的工作过于单调、枯燥。但经历过几次自己横冲直撞的事业上的波折后,我回归了助手的岗位。现在的我完全享受这份看似单调、琐碎的工作,并下定决心一定要做的非常出色。

 

我这个助手成熟到今天能够独挡一面,常老师用了将近5年。

 

但我认为,常老师是正确的,非常有战略眼光。

 

我的工作方式很自由,不用打卡,不用经常向上司汇报工作。常老师长年出差在外授课,今天这个城市,明天那个城市,对我进行工作指导的时间非常有限。常老师实行的是文化管理,我的工作推进和质量,要靠自己来把握。还好,我是一个习惯很不错的人,没太让常老师失望吧。

 

常老师平日没课时,也不喜欢接电话,所有的课程预约,各项事情都是由咨询公司与我对接,慢慢地我也习惯了。

 

常老师告诉我,他没去上课时,需要潜心备课,不希望受到外界的干扰,所以我必须能独挡一面。刚开始时,别说我,合作的管理咨询公司也不习惯,毕竟这么有专业度的课程需求,他们还是希望与老师本人沟通。


   
何况这个圈子里,绝大部分老师都是自己接电话的,若有助手也大多仅限于行程安排的对接,而不是课程专业性问题的解答。

 

有压力就有动力!我知道自己的责任,所以我也饿补。我还算勤奋,慢慢地,我对常老师的课程解答已经能游刃有余了。我们合作的有几家管理咨询公司的约课老师,都是名校的MBA,将近四十岁的年龄。他们在与我约定课程时,我们双方会就专业性的问题,进行充分的电话讨论,有时将近半个小时。他们也对我表示了很高的认同,我在与他们的屡次交流中,也受益良多。(杨林原创文章版权所有,如若转载敬请注明“作者:杨林。来源:培训这个圈圈”。)

 

我完全理解常老师如此授权的原因。我也相信,作为专家,只有培养出专业的助手,专家才能真正做专家该做的事。

 

当然我也知道,这种助手要非常地稳定、忠诚,职业素质的要求也不低。很难找。

 

下面这个案例,也许能更深刻地说明这个问题。

 

  曾经在很长时间的中日围棋比赛中,中国人总是占下风。

 

  当有记者采访日本超一流棋手武宫正树询问原因的时候,他回答说,日本棋手除了下棋,不考虑别的事情,他们一天24小时,除了休息外,几乎都用在下棋上,在他们的生活中,考虑的也就是下棋,围棋是他们的一切。但中国棋手就不一样了,他们的兴趣爱好很广泛,当他们取得一定成绩以后,他们就不仅仅是棋手了,就变成社会名流,除了下棋,更多的时间花在了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应酬上。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能够指望这些名流打败日本棋手呢?

 

我要做一个非常专业的专家助手,让常老师专注于卓越课程品质的提升,正如上面案例中描述的日本棋手一样。让老师除了讲课、备课、到企业走访,除了这些对课程有实质作用的工作外,不用考虑别的事情。

我要做的努力还很多,我要加油!

 

 

作者:杨林

领导力培训专家常亮老师助手。“企业培训管理”研究实践者。

常亮老师长驻地:上海陆家嘴。

杨林原创文章版权所有,如若转载敬请注明“作者:杨林。来源:培训这个圈圈”。

  

联系杨林,欢迎微信peixunquan021,或qq136812424971295320

索取常亮老师课程资料,查询常老师排期,欢迎与常云磊联系:qq 2667629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