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南明珠”文明花开


   在全省、全州率先推广“善行义举榜”工作,在全州率先成立蒙自市志愿者协会,组织开展“蒙自角色、蒙自意识、 蒙自精神”大讨论活动,积极倡导奉献、助人、文明、友善的道德风尚……

  作为州府所在地,蒙自迎来了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机遇,近年来城市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并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中国西部最具潜力发展城市等称号。自从云南省第三批文明城市申报创建工作启动以来,蒙自市委、市政府积极巩固第二批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全力创建特色鲜明、环境优美、功能完善、治安良好、服务优良的现代化文明城市。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创建活动让这颗“滇南明珠”迎来文明花开、文化繁荣的可喜局面。

  营造全民创建氛围

  市委、市政府提出围绕构建和谐蒙自目标,立足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突出文明素质提升、市容环境整治、文明交通行动、优质服务惠民、文化环境整治5项工作,着力建设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正公平的法治环境、规范诚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努力把蒙自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生活富裕、服务优质、文明和谐、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秩序优良、社会安定、科教进步、文化繁荣的中心城市、北回归线上的绿色家园。

  该市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委副书记、市长任第一副组长,12位市委、政府领导为副组长,44个部门、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的蒙自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协调落实和推进各项创建工作任务。并及时制定下发了《蒙自市创建2014年云南省文明城市的实施意见》,开展了以“我为蒙自添光彩,争当文明好市民”为主题的系列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和发挥各部门、各单位、各社会团体和驻蒙省、州属单位的积极性,形成了各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互相协调、互相配合、齐抓共建的良好格局。为全力调动全社会参与创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该市还在报纸、电视、网站、微信等媒体上加大了宣传力度,积极营造全民参与文明城市创建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善行义举榜”汇聚正能量

  在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始终把提升市民文化素养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抓紧抓好。在全省、全州率先推广“善行义举榜”工作,以“六德”(即孝德、诚德、义德、俭德、爱德、和德)为主要内容,在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和驻蒙军警中积极推广“善行义举榜”活动。共评出市级榜先进人物201名,在22个“善行义举榜”试点单位评出上榜人员938名,还在南湖公园、南湖休闲广场和城市主干道设置“善行义举榜”宣传栏200余块,通过开展推广“善行义举榜”活动,使一批过硬的典型得到培养、树立和宣传,让广大市民、干部职工在身边人和事的教育影响下学有榜样、赶有目标,道德力量、榜样力量正汇聚成强大的正能量,影响、引导着每一位市民积极向上,扬善劝善。

  同时,在全市178个各级文明单位和15个社区及各乡镇机关、各中小学校中组建道德讲堂,以弘扬道德正气,汇聚正能量。在道德讲堂第一期活动中,以红河州“十大杰出青年”、蒙自市文明市民、青年民警尹芳的事迹为故事,讲述了她从警10余年间,认真钻研公安业务知识,对工作兢兢业业、不辞辛劳,工作中处处以人民满意为标准,努力提高自身的执法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故事。在第二期中,通过学习云南省道德模范提名奖雷明同志助人为乐的事迹,感召广大干部群众做好人、做好事、行善事;天马社区以社区居民好婆婆翁兆芬8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在床的儿媳妇的感人事迹展现了母爱如山、大爱无疆的精神。通过道德讲堂在全市的全覆盖,弘扬了正气、汇聚了正能量,使道德的力量在全市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在全社会打造了道德高地。

  志愿服务队活动蓬勃开展

  积极创新工作模式,在全州率先成立了蒙自市志愿者协会,组建学雷锋志愿服务队183支,志愿者队伍人数有1.5万余人,形成广大志愿者用志愿服务行动,引领群众积小德、行大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局面。今年以来,蒙自志愿者协会先后组织开展了以“倡导文明出行,提升红河形象”“爱护环境,保护南湖”“红红火火过大年”“情暖蒙自—文明单位在行动”“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清洁环境”“农村义务劳动志愿服务”等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共10余次,100余家单位、168支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共1万余名志愿者投身到践行雷锋精神的热潮中,发放各类文明宣传资料5万余份,纠正游客不文明行为15起,为乘客提送行李、抬沉重货物100余次,为福利院儿童、孤寡老人、贫困家庭及特殊困难群体送去米、油、毛毯等生活用品,帮助期路白苗族乡白猛孔村委会白猛孔村、杨柳冲村、麻栗箐村、小坡头村4个村打造特色文化村捐赠物资价值47万余元。另外,志愿服务队还积极参与清扫街道、沟渠和清理垃圾等力所能及的工作,活跃在蒙自各地,带动更多市民参与到志愿服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