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的哲学基础


  中华文明的哲学基础,是一整个建立在理性的易经之上的。如果概括的说,就是平衡两

  个字,中华的哲学思想就是平衡的思想。八卦谈的是平衡,易经在主客观上谈的还是平衡,反应到社会价值观上依然是平衡。孔夫子说:不偏谓之中,不易谓之庸。什么意思?平衡啊!中庸就是平衡。是社会价值观意义上的平衡。这个东西是植根于易经的,甚至和儒家都没有什么大关系,儒家只是拿来应用了。只要我们的文化基因不改,中庸的价值观就一定要恢复起来,它是建立符合我们这个时代的社会价值观的基础。现在提出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本质上是符合易经中人道观点的,可以大致的分析出来是有道理的,但是度的把握要用中庸的标准来衡量,孔夫子可是说过,过犹不及!平衡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现在还在追求民族的复兴,国家的富强。不过扪心自问,我们的目标仅仅是国家的富强吗?所有的指标全部世界第一又如何?历史上我们的文明从来都是很强势的,尽管我们从来不热衷于武力。一个以追求宇宙之道和人类发展之道为基础的文明,他的文化基因上会是个弱势的文明吗?他的理想会是仅仅做个世界第一吗?与其吵吵闹闹的争论一些无谓的话题,不如让我们安安心心的坐下来思考这些深层次的问题。我们的文明是如此的理性,那就让理性的光辉照耀我们所处的时代。所以,进一步解放我们曾经僵化的思想,直接从我们文化的源头寻找我们固有的价值吧!

  我希望社会能够对真正理性的易经引起足够的重视。要去研究它,讨论它,并且应用它。我们的文明是一脉相承的,注定是强势的文明。无论我们怎么发展,我们不能忘记我们的根扎在哪里,那就是易经!我们可以把易经的思想学说称之为易家。易家是一个兼收并蓄的思想价值体系,他没有落伍,真理永远不会落伍。即使对现在的中国,也是具有指导意义的。以唯物辩证的对立统一,主次矛盾为特点的当代主流哲学,完全可以融入到这个体系里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