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滨被查,是山西官场“地震”延续
11月20日,中纪委监察部网站消息:河北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梁滨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
这是该网站自10月11日同时发布国家行政学院常务副院长(正部级)何家成;原江苏省委原常委、秘书长赵少麟被查消息40天后发布的又一名省部级高官“落马”消息,也是今年以来公布省部级高官被查间隔时间最长的一次。
如果不将媒体盛传,但官方并未辟谣但也未证实的原西藏军区副政委卫晋以及徐才厚的“四大秘书”——济南军区政治部主任张贡献、海军政治部副主任李斌、沈阳军区联勤部政委康晓辉、北京军区副参谋长齐长明等统计在内,梁滨应为今年以来被查处的第35名省部级及以上高官;“十八大”以来被查处的第53名省部级及以上高官。
梁滨被查,也使“十八大“之后有省级官员被查的省、市、自治区增加至21个,目前尚未发生省级官员被查的省份还剩10个,分别是北京、上海、浙江、福建、甘肃、宁夏、西藏、新疆、吉林、山东。
梁滨此次被查,很容易令人联想到他在去年9月份召开的河北省委民主生活会上一边批评省委书记“在干部问题上应该投入更大的精力,应该尽快熟悉干部的总体情况,特别是注重保持干部政策的连续性”,一边自我批评道:“自己当领导时间长了,主观意识也逐渐浓了,有时让人感到‘强势’、‘盛气’”。
而1956年4月出生,1974年8月参加工作,初、高中均在“文革”中度过,此后也未通过高考上大学的梁滨,竟弄了个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技术经济与管理专业在职研究生学历,管理学博士学位,我猜测其与此前被查的刘铁男、季建业、沈培平、武长顺一样,有99%的可能是“假博士”。
昨天在帝都观光途中得知梁滨被查的消息,随手发了条跟帖称“还是山西的那些事,与河北关系不大”。因为从梁滨的简历看,参加工作的前34年是在山西度过的,并官至山西省委常委、副省长,2008年平调至河北任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以笔者对官场的理解,调入新地方但并非担任“一把手”的官员,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在贪腐方面一般顾忌较多,绝不敢肆意妄为,因为“地方势力”是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即使中央巡视组对河北的反馈意见中曾指出省内存在“跑官要官之风”等组织问题,媒体认为梁滨“负有直接责任”。但笔者认为在当前“一把手说了算“的大环境下,对组织部长在人事任免方面的权力还是不太看好。
从梁滨的简历上,我们还能看到他与山西诸多“落马”官员的交集:
梁在2006年10月至2008年5月担任山西省委常委期间,与时任山西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金道铭;时任山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太原市委书记金道铭有交集。梁滨于1992年12月至1996年7月担任共青团山西省委副书记、书记期间,成为1993年至2001年担任共青团山西省委副书记、书记的白云的同事与“顶头上司”。最短的交集,是和太原市委书记陈川平了,因为2008年4月陈川平走马上任副省长一个月后,梁滨即调任河北。
此外,梁滨甚至与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申维辰也有交集:一是申维辰也曾担任共青团山西省委副书记;二是两人均为十八届中央纪委委员。
而网上的一些信息也证实了笔者的判断。
昨晚《凤凰卫视—总编辑时间》吕宁思披露:梁滨经常行走于山西孝义、吕梁官场,每年大年初二还要赶赴运城,给山西政协原副主席令政策的父亲拜年。而今天微信人民日报侠客岛公众账号发布的《知情人:梁滨或是山西前首富张新明的后台》更是权威地“拉紧”了梁滨与山西官场、商场的联系。
也就是说,在最近7个多月的时间里,山西官场除金道铭、杜善学、令政策、聂春玉、陈川平、白云、任润厚等7名副省级官员被查外,还有申维辰、梁滨这2名已调离山西但却与山西官场“藕断丝连”的省部级晋官“落马”。
笔者以为,虽然不能排除梁滨在河北也干了违法营生,甚至“落马”缘由来自河北任职,但绝对难逃与山西官场的干系。因此无论结局如何,梁滨的“落马”都是山西官场“地震”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