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姆渡的激动
喻建国
从宁波东钱湖畔的船餐店驰车往河姆渡,车停在河姆渡的对岸,河不宽,近
一到对岸,就看见一块巨石被另外两块巨石支撑着,搭成门状物,左面的巨石上刻有“河姆渡遗址”字样。我们先去河姆渡遗址博物馆,此建筑在风景秀丽的四明山北麓,西距余姚市区
夔夔请了讲解员为我们讲解,每人佩上耳机,讲解员的介绍清晰动听,这一来我们的参观更觉味道十足。博物馆展厅面积
展出的实物中有7000年前人工栽培的稻谷及照片,稻谷芒刺清晰,颗粒饱满。还可看到当年的全套耕作、加工工具,如骨耜、木杵、石磨盘和石球等。特别是看到带炭化饭粒的陶片和以夹炭黑陶为主的釜、钵、盘、豆、盆、罐、盉 、鼎、盂等炊饮贮器,让我们会回到了7000年前。先民们不仅发明了农业,还在猎捕业上显出能耐,从陈列的骨哨、骨箭头、弹丸等渔猎工具、酸枣、橡子、芡实、菱角等丰富的果实来看,证明渔猎和采集也成为他们早年重要的活动。先民们还运用了榫卯技艺完成了干栏式建筑的木构件,当然这里还需要完成榫卯的工具。为了保暖,先民们还开始了纺织,展厅中就有许多最原始的纺织工具。先民们在基本满足了生活需要后,又追求起丰富的艺术文化,他们以象牙、骨、玉、石、陶、木为载体,通过琢磨、刻划、捏塑、绘画等艺术手段,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构思奇巧、寓意深远的艺术作品,其中有一件象牙雕刻件最为珍贵,也就是作为遗址标志的“双鸟朝阳”的蝶形器。
参观完室内展出后,我们步入遗址考古发掘场复原和四栋“干栏式”建筑,从“河姆渡遗址”标志碑和花岗石镌刻的遗址说明碑上我们可以读到七千年前的历史。整个参观的过程都让我非常激动,我为我国的文明从五千年往前又推了两千年而感到无比兴奋,也许我的妈妈和外婆就是河姆渡先人的后代,因而我也与河姆渡扯上了边。中华文化不仅有黄河文化,还有杭州湾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