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的风水内涵
曾祥裕(中国易经社科院副院长)
在北京逗留期间,热心的戴主任向我推荐去潭柘寺考察。潭柘寺顾名思义,其寺院有潭有柘。而柘的读音,也许不少人不知,其拼音为[zhè] ,字义为 落叶灌木或乔木。
潭柘寺在北京西郊门头沟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千年古刹。为何民间有“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的说法?
带着疑问,我们驱车来到北京西郊门头沟区东南部潭柘山麓的潭柘寺,其距阜成门41公里。
山下的环境显得杂乱,有众多农民摆的小摊,向你不断吆喝:“买香烛拜佛呀!”
我们没有开车上山,沿着一条弯曲的山路徐徐前行,大约十多分钟路程我们走到潭柘寺山门前,前面有一个小山包,现由绿化和花卉装饰。步入殿堂,寺内的中轴线上分布着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毗卢阁等建筑,随山势高低而建,错落有致。左右两侧有梨树院、行宫院等。寺内的建筑风格统一,布局精致,彩绘鲜艳光彩。寺外有上下塔院、东西观音洞、安乐延寿堂、龙潭等众多建筑和景点,宛如捧月众星,散布其间,方圆数里,景点众多。而且,其中不乏当年历代皇帝来此居住的行宫。
潭柘寺始建于西晋,至今已有近1700年历史,是北京地区最早修建的一座佛教寺庙,在北京民间有“先有潭柘,后有幽州”之谚语。潭柘寺在晋代名叫嘉福寺,唐代时改称龙泉寺,金代御赐寺名为大万寿寺,在明代又先后恢复了龙泉寺和嘉福寺的旧称,清代康熙皇帝赐名为岫云寺,但因其寺后有龙潭,山上有柘树,故而民间一直称曰“潭柘寺”。潭柘寺历来为皇帝所重视,恩宠有加.
潭柘寺原有一个下院——西峰寺。据说恭亲王为了避开慈禧的刁难以养病为由,自动离开京城举家迁住檀柘寺。一住就是十多年,潜心礼佛,对檀柘寺大力修建与维护。寺里的主持感谢恭亲王对檀柘寺所做的贡献,便把下院西峰寺送给了恭亲王给他做家族墓地,传言寺里一位高僧为恭亲王善行所感,竟然为其施加功力为恭亲王增福消灾,谁成想后来国事艰难,慈禧竟然又起用恭亲王,于是恭亲王又回京城,去世赐封墓地麻谷峪。西峰寺修建的地宫也就没用上,他的次子载滢继承了封号,后来地宫成了载滢之墓葬地。
可见, 潭柘寺与皇亲国戚有亲密的关系,自然也是皇家寺院的待遇。在封建制国家中,等级森严,建筑物所用的琉璃瓦的颜色也是有严格要求和规定的。金黄色的琉璃瓦只有皇家才有资格使用,而潭柘寺的建筑物是经最高统治者批准,可以用黄色琉璃瓦装饰的为数不多的寺院之一。潭柘寺历经上千年,历代皇帝对寺院均有敕封。这些足以说明潭拓寺在历代宫廷中的政治地位和在皇家的特殊地位。
一路上我们见寺院里很多参天的古树,树木参天蔽日,有一颗帝王树。相传为朝代更迭的象征:每一个帝王登基,树根就生出一新枝,很快与主干合拢,而当皇帝驾崩时,就有硕大的枝干掉下来。
为何“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要解开心中的疑问,我们尽力往高处攀登。
首先让我们解开潭柘寺由来之谜。
据《岫云寺莲花池记略》载:“寺址本在青龙潭上,有古柘千章,故名潭柘寺”。
“潭”在何处?
潭柘寺龙潭最初分上龙潭和下龙潭,下龙潭在修建新的大殿时被覆盖。我们走出寺外,往东北方向攀登,约走三千米,才走到上龙潭,泉眼上可见一个龙头,据说有水时,泉水从龙嘴里涌出,形成龙潭喷水的景观,但听当地人说,上世纪90年代起,龙潭因缺水不再喷水。
观察一个寺院的风水,要站在高处观察。我站在上龙潭,环顾四周,寺院掩映在树林之中,如坐在太师椅上,背倚宝珠峰,周围有九座高大的山峰呈马蹄状环护。
这九座山峰从东边数起依次为回龙峰、虎距峰、捧日峰、紫翠峰、集云峰、璎珞峰、架月峰、象王峰和莲花峰,九座山峰宛如九条巨龙拱卫着中间的宝珠峰,规模宏大的潭柘寺古刹就建在宝珠峰的南麓。寺院的后龙山伸出两手臂,左右砂护卫寺庙,但左青龙高出右白虎较多,寺庙诸殿坐子山午向,或子癸山之间界线、或戊子与庚子龙之间界线,卯峰、巽峰尤其挺秀,两条随龙水顺沟而下,交汇流出丁口。放眼远方,明堂深远。
高大的山峰挡住了从西北方袭来的寒流,使潭柘寺所在之处形成温暖、湿润的小气候,因而这里植被繁茂,古树名花数量众多,自然环景极为优美。
是日,天高云淡,柔风徐吹,人在寺院中,走出京城灰雾包围,才感觉到蓝天白云的可贵。有游客戏言,我们是从天上的雾漫漫的京城降临阳光灿烂的仙境!
上述了潭柘寺“九龙戏珠”之绝佳风水格局,再往下说" 先有潭拓寺,后有北京城" ,就与北京城风水接上了轨。
北京城是在元朝大都城的基础上发展改建的。元朝初年,世祖忽必烈听从了大将巴图鲁和汉族学者、谋士刘秉忠的建议,以“幽燕之地,龙盘虎踞,形势雄伟,南控江淮,北连朔漠”为由,于至元十三年(1276年)建成大都城,这已经晚于晋代800余年了。在此之前,辽国曾在公元916年以幽州为南京,晚于晋代近500年,就是唐武则天时代也比晋代晚400多年。因之,民谚所说的潭柘寺与北京城的关系是真实的。
据说,北京故宫的设计者就是在多次考察潭柘寺后,根据其布局结构,而设计建造了北京故宫。潭柘寺的庙宇共999间,与故宫的建筑间数相同;故宫的一宫一殿的布局也是如同潭柘寺一样,运用易经卦理和一条坐北朝南的中轴线来分布。紫禁城位于紫气东来之处,潭柘寺则在京西坐镇华夏,蕴藏着确保皇家江山巩固、天下苍生的安宁机宜。
由此看来, “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说的是两者有风水缘分。
曾祥裕写于北京理工大国际交流大厦
2014年10月21曰
(温情提示:赣州杨公风水学习班将于2014年11月20日在赣南日报社风水宜人工作室举办,欢迎有志学习者报名参加学习,名额有限,从速报名。联系方式:QQ421184777,电话13766307454,微信公众号杨公风水曾祥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