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截至2014年6月,P2P网贷平台数量达到1263家,半年成交金额接近1000亿元人民币,接近2013年全年成交金额。预计全年累计成交额将超过3000亿元。截至2014年7月,P2P网贷投资的数量约为29万人,行业存量资金为337.6亿元,比2013年增长近一倍。随着倒闭潮逐渐退去,P2P行业重新步入高速发展的时期。(11月5日《每日经济新闻》)
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的P2P平台跑路潮和倒闭潮,着实让P2P行业冷了一阵。但是也仅仅是一阵。正如那句老话所说,好了伤疤忘了痛。仅仅几个月的阵痛,P2P行业又热闹起来了。新平台在增加,投资者在增加,从业人数在增加,交易资产在增加,一个个可喜的数据,印证着行业的伤痛在慢慢退去。
P2P行业的这么快从伤痛中走出,得益于三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在经济下行背景下,中小企业的资金饥渴,另一方面是由于中国高净值人群的增加,还有一个方面就是监管套利。
宏观经济下行,管理层又看重市场的内生动力,不想使用大水漫灌的刺激政策。中小企业的资金饥渴表现的很明显。尽管多次定向投放货币,但是中小企业从中获利似乎不多。中小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没有根本缓解。P2P平台融资门槛没那么高,中小企业利用平台容易获取资金。这为P2P平台的繁荣提供了坚实的需求基础。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的高净值人群日渐增加。有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末,全国个人资产600万以上的高净值人群数量比上年新增10万人,达到290万人。这些人高净值人群有旺盛的投资需求。P2P平台的高收益率决定了其相对于其他投资而言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庞大的投资队伍做形成了P2P行业的又需求支撑。
目前而言,P2P行业基本上出于监管空白。虽然有官员的一些言论表明监管层要对P2P行业进行监管,但是至今P2P行业的监管细则还没出台。今年年初,在倒闭潮最严重的时候,监管细则都没出台,让很多人认为这是监管层在放水养鱼。此时不进入,更待何时?监管空白所形成了监管套利刺激越来越多人试图在这个野蛮成长的行业中分一杯羹。
任何一个行业的阵痛期都是调整期。在调整中解决一些行业问题,再获新生。然而,P2P行业的跑路潮和倒闭潮并没有让行业自身进行调整,一些积累的问题还没来及解决,就已经被新的力量推向了新的繁荣。这种表面的繁荣意味着风险的进一步积累。无论对行业自身还是对整个宏观经济都百害而无一利。对行业的监管该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