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道医儒武解析


  我国古代,儒、释、道三家是鼎足而立的。儒家的着眼点在于入世,佛家的着眼点在于出世,道家的着眼在于加强自身修炼以求长生不死。以儒治世,以佛治心,以道治身,被许多封建帝王奉为教条。

  一.儒家:由孔子著书立说,董仲舒将其发扬光大。儒家重视人伦,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立千古不朽的功勋。历朝历代大都以儒治国。代表人物有:狄仁杰,曾国藩,魏征,范仲淹,司马光等。儒家思想在实业管理中的成功运用,其典型代表是日本七、八十年代的经济腾飞和韩国九十年代的迅速崛起。

  二.佛教:由释迦牟尼创立,其发展过程中,又分小乘,大乘;显宗,密宗;南传佛教,藏密,净土宗等。佛家倾心般若,主张在自觉的基础上利他,自度的基础上度他,普度众生,同臻西方极乐世界。强调个人修行出世,不太注重其社会功能。当代的李娜(昌圣法师),王警官,净空法师,宣化上人,慧律法师等对普通百姓的影响巨大。

  三.道教:源于老子。道家崇尚自然,主张通过各种修炼,达到长生久视,羽化登仙。同时也积极入世,每当天下纷争时,总会派出一两位入世辅佐帝王平定天下,而后隐退。如汉朝的张良,明朝的周颠,刘伯温,唐朝的李泌,周朝的姜太公。出世却影响甚广的人物有:鬼谷子,吕洞宾,骊山圣母等。柯云路书中曾披露三国时的徐庶现今在金佛山的消息。《道德经》,《孙子兵法》,《易经》以及“鬼谷子学说”正被许多发达国家所研习运用。

  四.医家:为解决芸芸众生的健康问题,历代医者从形体养生,百草药性,器械治疗上不断积累经验。望闻问切的中医基础,已在当今社会逐渐失传。史上医家代表人物有:扁鹊,华佗,孙思邈,李时珍,张仲景等。随着西风渐盛,发扬、传承传统中医已刻不容缓。试问,泱泱大国,五千年文明还剩下什么?

  五.武家:强身健体,保家卫国。中国是武术,武功的故乡,自古就有天下武功出少林之说。历史上的名将都是从小修炼武功,从而建功立业的。如祖逖,曹彬,岳飞,徐达,辛弃疾,郭子仪,花木兰,穆桂英等。热兵器时代,中华武功已渐没落,以致没人相信古人的习武境界了;人心不古,道德沦丧,侠义心肠只能回荡在历史长河中了。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金庸无奈,只能用小说来唤醒人们沉睡的心灵,不想让这武侠精神成为绝响。

  总之,佛道医儒武这五家各有突出点,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混一统去研究,对自己的身心健康,家庭和谐,事业发展,企业管理,国家治理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研习运用时不可以偏概全。鲁迅能拿来,咱也能拿来,哪个有用,咱就用哪个。志向兴趣在哪,就拿来哪个。

  弘扬传统文化,复兴中华文明。----是所有炎黄子孙矢志不渝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