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容“王八”践踏尊严


                           岂容“王八”践踏尊严

       重庆沙坪坝区的赵先生陪朋友到位于鱼洞新民街口的通卡公司营业厅办理公交卡。在柜台前填表时,赵先生发现,贴在窗口上的申购示范单上,姓名栏和申购人签字栏中竟然同时都写着“王八”二字(2月10日《重庆商报》)。

      公交卡申购示范单原本是供人们申购填写的范本,姓名栏通常可写为“张三”、“李四”之类,而该示范单的姓名栏和申购人签字栏中竟然出现骂人的“王八”,是不是有指桑骂槐之嫌?谁见了这样的奇葩示范单不起气?这不仅是对当地服务对象的谩骂与玩弄,也是对广大民众的侮辱与精神折磨。可气的是当事工作人员还认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轻描谈写地解释原因是“就是闹着玩的,随手一写,不用那么当真吧。”试问,辱骂人民群众可是你“闹着玩的”?面对社会的公文怎能“随手一写”?蔑视欺辱民众能“不用那么当真”?

      作为政府部门的对外服务窗口,讲究的是文明礼貌、高雅规范。而该单位在展示的公文中居然两次出现不雅字眼,这本身就给当地政府的脸上抹了黑,加上“王八”涉嫌辱骂民众,等于是在抹了黑的脸上又加上了蒙羞的耳光。其背后则明显地折射出一种对服务对象有恃无恐地蔑视,是对法理纲纪的狂妄地挑战,是对职业道德的粗暴地践踏,是对社会良知无情地诋毁,是对人民群众的无端地侮辱。我们知道,态度之根源于立场。写“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态度源于什么立场?得到了什么下场?称民众“王八”的态度又是源于什么立场?发展下去将是什么下场?

      习近平总书记在上任之初就告诫全党,“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前外交部长李肇星也称“这个世界上最重要人的就是老百姓,老百姓才是我們所有人的衣食父母。”可是我们有些基层干部,忘记了总书记的告诫,颠倒了公仆与衣食父母的关系,危险地视百姓如“子民”、“草民”。再说我国早有“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见《礼记·曲礼》)的古训,如警钟一样告诉我们,现今不少“王八”类的藐视“草民”的无礼现象仍然危险地存在,值得我们重视与警醒。其要害是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破坏干群关系。其根子是官僚主义、衙门作风,心中无党,目中无民。其责任是干部管理教育工作的缺失。说明了当下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

      我们的社会到底如何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到底怎么样把作为党联系群众桥梁和纽带的公共服务窗口办成文明之窗、人性之窗、和谐之窗?到底如何满足人民群众更有尊严的期许?看来已成必须思考的迫切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