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药品广告是药价降火良药


  


禁止药品广告是药价虚高“降火”良药

 

药价虚高一直为国人所诟病,解决看病难一直为百姓所期盼。打开收音机,各种药品广告充耳可闻,打开电视机,各样药品广告尽收眼底,你躲不开,我防不了,谁也奈何不了。且不说这些药品广告是真是假,其中有多少水分或空气,也不必考察做广告的“吹嘘者”是否使用过这样的药品,单说说广告的费用,谁都知道传播媒体“不是天上掉馅饼”。

一个县级的电视台,30秒钟的广告费千元上下,省市级的大台,十几秒钟广告费几千元,到中央电视台做广告就要万元、数万元的花费了,即使是“合同式广告”,包月或者包年,打打折,享受个“批发价”长年累月下来也会是天文数字。如此多的广告费用何处而来?当然是羊毛出在养身上,最终归要病人买单。因此“看病贵”与药价虚高不无关系!

一位人大代表说“目前社会上医药广告的秩序比较混乱,老百姓很容易被不规范的医药广告所误导。”地球人也都知道,药品广告不一定与药品疗效成正比,但药品口碑一定与其疗效成正比!药品的疗效不是广告说了算,而是病人说了算,这正像“鞋子大小脚知道”。病人具体应该用什么药,剂量多少,只有医师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才最有发言权,只有使用过该药品的患者最有发言权。药品是特殊商品,关乎人之生命,大意不得。什么病用什么药、用量多少、怎样配伍应该是专业医生的事,旁观者不该插手。一旦吃错药,不像购买其他商品只是多花了几个钱的事,他会延误病情、耽搁治疗最佳期,使病情复杂化,甚至危及生命,万一出现丧失生命的事,患者家属该找谁“讨说法”,能找谁“讨说法”,即使说清楚了又有何用,逝者能返会来吗?

再者,解决看病贵应当首先从不合理的药品成本“开刀”。禁止药品广告,一是可以节省广告费用,二是可以教育倡导国民养成不随意吃药的习惯,养成尽量不用药或者少用药习惯,使我们沿袭几千年中华养生文化得意发扬光大,三是可以保护国人的免疫力,如此,与社会、与身体健康有百利而无一害。就是在国外,许多国家药品是不能做广告的。退一步讲,把药价中的广告费拿出来用于慈善事业也比每天忽悠人有意义吧!据国家工商总局对相关情况监测显示,仅201210月,发现违法医药广告15882条,违法率高达18.98%,发现严重违法医药广告4942条。药品好坏,重在疗效。疗效在临床,而不再广告,药效在心中,而不在嘴中。这年头,不该发生在“彬彬有礼”名人、名嘴上的不该发生的“夸大其词”,不是没有发生过?药品广告一旦被“铜臭”所污染,就无法避免在“广告疗效中”加入不该添加的“膨大剂、染色剂”。

为了不再听到名嘴们在“药品广告的副业中湿脚”的“前赴后继”的新闻,不再看到更多名星、名人的高大形象在不该发生的广告丑闻中“倒下”,还原更多“人之初性本善”的灵魂,急切呼吁,禁止药品广告,以防止将“一元价值的药品变成十元甚至几十元的药品价格”,以至再将 “虚高的金钱”腐蚀坏个别人的心灵、占据部分人的腰包。

禁止药品广告,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