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世立需要自我检讨


曾经的湖北首富兰世立从进监狱开始,就一直在高调地“喊冤”,去年8月出狱后更是“一路高歌”。对于兰世立的行为,我能理解,这既是他夺回自己权益的方式,又是保护自己的方式。但是,我更认为,兰世立需要自我检讨。
第一,没有妥善地处理政商关系
兰世立自己也不能否认,他曾经是政商关系的受益者。他的崛起,离不开当地政府的照顾。兰世成曾经是当地政府眼中的红人,并积累了较好的人脉资源,在东星航空成立后,湖北省还在武汉推动了“开放的天空”政策,东星航空从中获益良多。
但后来,因为双方利益诉求不一致,也因为兰世立过于高调并且不懂得妥协,更因为他几次三番让当地政府下不了台,于是,兰世立就逐渐从当地地方的座上宾变成了“麻烦制造者”,双方渐行渐远。因为东星航空的重组事件,兰世立的行为显然使当地政府陷入被动和尴尬的境地,双方彻底决裂。
第二,赌徒心态严重
8 000万的资本金就敢玩百亿规模的航空业,这就是兰世立。有时候,他更像一个赌徒,而不是一个企业家。
做企业和赌博有共性,都需要冒险精神,都需要测算一个“几率”的问题,但是,如果用赌博的心态去做企业,那会很危险。德隆系大老板唐万新说过这么一句话,“但凡我们用生命去赌的,一定是最精彩的。”足见唐万新有多大的气魄,有多狂的赌性。最后,德隆垮了,唐万新进了监狱。兰世立和他的东星航空,命运也是如此地雷同,让人唏嘘之余,不得不相信背后的必然性。
第三,没有认清楚“我是谁”
兰世立,梦想打造自己的航空公司,与跨国公司总裁、政要名流平起平坐,为了在国有资本严密垄断、资金需求巨大的航空业站稳脚跟,他四处拆借资金,还试图让各方为自己的激进计划买单,让地方政府左右为难。权衡利益后,兰世成被各方抛弃,官方以极其严厉的方式惩罚这个“麻烦制造者”以儆效尤,而狱中的兰世立又用更激烈的方式得罪光了曾经的合作伙伴。
我经常说,人人都可以创业,都可以当企业家,但是,成功的企业家就很少,而伟大的企业家更是凤毛麟角。这是因为,不同的人,拥有的禀赋、外部资源以及后期努力、运气等是不一样的。但遗憾的是,我们很多企业家并不清楚“我是谁”。
第四,没有构筑财务保障体系
2008年底,受金融危机和扩张太快影响,兰世立的东星集团的资金链出现问题。不得已,兰世立求助政府并引进外部资金。到底是投资还是负债,我们并不知道真相。但是,兰世立没有构筑财务保障体系,却是罪魁祸首。或许,他根本就不知道财务保障体系是怎么回事。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没有财务的保障,再伟大的战略、再精彩的方案,都无法落地,最终成为水中月镜中花。一分钱,往往成为压倒企业家和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我们需要承认,兰世立是一位极具冒险精神的企业家,这是他成功的基因。但是,因为盲目冒险,也因为性格过度偏激,兰世立最终不得不陷入战略大败局。
(颜伦琴,2014-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