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银行:六年铸剑浴火新生 改革争先华丽蝶变
2014/3/13 来源:重庆日报
重庆银行董事长甘为民在港交所答记者问。
重庆银行董事长甘为民带队深入渝东南地区调研。
[引言]:金融体制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为金融业尤其是城商行的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重庆银行制定出了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决定,拉开全面深化改革的序幕。它将致力于扎根重庆,依托中国中西部唯一的直辖市,中国五大中心城市之一,长江上游主要的经济、金融及工业中心,中国内陆唯一的保税港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渝新欧国际铁路的起点等多重地缘优势,以改革为切入点,实现自身的华丽蝶变,迎接发展的新的春天!
回望2013年,对于重庆银行来说注定是里程碑的一年,H股上市成功,圆梦香江!秉承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的拼搏精神,继续坚持市民银行、中小企业银行、地方银行的定位,服务群众有力,扶持小微给力,支持地方尽力,紧贴重庆发展的脉,,把银行的成长融入到山城的巨变之中,助力城乡统筹,聚力两翼发展,围绕“三点支撑”战略:找准发展重点,找准经营突破点,激发产品创新点,支持一批农村特色企业,与两翼共飞翔!携手小,敢于打破抵押物崇拜,推出“诚信贷”为代表的道德抵押贷款,探索小微金融发展新模式!大力推进普惠金融,持续推出本地特色的金融服务和产品,还利于民,理财产品受到广泛欢迎,获得2012年“中国最受欢迎城商行理财产品奖”,“长江宜居卡”荣获全国“十佳金融产品营销奖”,成为重庆唯一获奖银行。
2014年,秉承金融体制改革的春风,重庆银行全面推进自身体制改革,紧抓“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作用”这一关键,转变粗放增长模式,走集约式发展之路,提升资本管理水平,增强公司治理能力,闯出新时期城商行改革发展的新路径!
六年铸剑一朝亮 声动香江引风潮
1996年,重庆银行正式成立,至今已有17年的发展历史。重庆银行的17年,是发展的17年,是创新的17年。重庆银行积蓄能量,苦练内功,按照“龙虾三吃”战略,增资扩股、债务重组、引资上市。经过重庆银行人的不懈奋斗,重庆银行参照国际经验规范内部管理,强化风险控制,坚持引资、引智、引技的有机结合,建章建制,规范管理,科学决策,创新经营,促进了全行整体跨越式发展。重庆银行成功募集资本金12.14亿元,资本总额从2.55亿元扩充至15.16亿元,资本金在国内城市商业银行中的排位一跃成为西部第一、全国第六。
顺利完成了前两步战略,而引资上市这关键的一步,让重庆银行人魂牵梦绕了6年,2007年,重庆银行递交了A股上市申请。
6年的光阴,重庆银行并不是原地踏步地等待,而是严格按照上市要求,在6年马拉松式的上市进程中一方面精益求精,苦心铸剑,不断强化自身经营;另一方面,重庆银行长期保持着对政策的敏感性,密切注意政策“窗口期”。由于各种市场因素,在A股市场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时,H股市场无疑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重庆银行资产业务增速、不良贷款率、资本充足率等指标均处于国内城商行领先水平,为同期赴港上市的城商行中的绩优者。特别是重庆银行良好的风险管控能力,此优势在路演及发售过程中均受到投资者关注及认可。
截至2013年上半年末,重庆银行总资产为1884.28亿元,贷款余额为849.43亿元,客户存款总额为1396.14亿元。高盛高华研报指出,重庆银行2013年至2015年盈利增长将快于同业水平,2012年资产回报率达1.36%,在内地银行中排行前列。
优良的资产状况和经营业绩成为重庆银行上市的最佳“通行证”,高盛、摩根士丹利、交银国际以及中金、农银国际、建银国际等组成承销团队,更吸引到了首次来华投资的加拿大国民银行,多年来的引资上市,“龙虾三吃”之梦终于实现!
重庆银行6年铸剑,终在香江之畔成功亮剑,引领了内地城商行赴港上市的风潮,更开启了重庆银行发展的新阶段!上市绝不是重庆银行发展的终点,而是一段崭新荣耀的开始!
金融改革引春风 勇于创新焕新生
金融体制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为金融业尤其是城商行的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重庆银行制定出了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决定,拉开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序幕,将致力于扎根重庆,依托中国中西部唯一的直辖市,中国五大中心城市之一,长江上游主要的经济、金融及工业中心,中国内陆唯一的保税港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渝新欧国际铁路的起点等多重地缘优势,以改革为切入点,实现自身的华丽蝶变,迎接发展的新的春天!
确立差异化发展战略,重点开发小微市场。依据市场定位,制定明晰的发展战略,重庆银行要坚持以区域为中心,围绕“服务地方、服务市民、服务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从细分市场、产品和业务,营销模式、风险管控、管理体制和机制等多角度培育经营特点,创建具有针对性的特殊服务模式。未来重庆银行将深入挖掘小微金融这一“蓝海”市场,通过精细化、个性化的市场服务,打造成为“西部地区最大的微企金融服务系统集成提供商”,确立了“3年内向3万户微企发放创业扶持贷款不低于30亿元”的发展规划。
作为西部重要的金融机构,重庆银行早于2007年已洞悉小微企业业务巨大的未来发展空间,并在德国IPC公司的支持下成立微贷部,推出本金人民币50万元以下(现已上调为100万元以下)贷款为主的微型企业贷款服务。2009年,重庆银行又开展了500万元以下民营小微企业的固定资产贷款服务。同年,重庆银行成立的小企业信贷中心乃是中国首批、西南地区首家设立的独立挂牌的小微企业融资专营机构。重庆银行小微企业信贷运营体系坚持独立条线化和“专业化、批量化、流程化、一站式”业务模式,同时根据重庆经济的发展趋势,在主城区重点发展制造业、批发与零售业、建筑业、房地产业等重庆市支柱行业的贷款业务,发展区县支柱产业的贷款业务。
通过开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重庆银行“一举多得”,加速了银行业务转向,推动了银行发展。在小微企业贷款的发展带动下,重庆银行将更好地适应金融市场变化、占领业务市场、调整信贷结构、分散集中度、增强资产流动性,为未来的挑战打好坚实的基础。
转变盈利模式,降低利差收入依赖性。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银行的利差缩小,使城商行主要利润来源受到严重冲击。对此,重庆银行准备了“两只拳头”:一是重视发展中间业务,立足自身特点和区域特色,巩固和扩大支付结算类业务的传统优势,重点发展财务顾问及现金管理等咨询顾问类业务,逐步提高中间业务收入在营业收入中的比重,打造中间业务品牌。二是加大金融创新力度。重庆银行要充分发挥自身决策链短、机制灵活、市场反应快的优势,适时根据市场时机和监管政策变化,灵活调整研发策略,关注不同风险偏好和投资组合配置的客户群里需求,设计出更多具有创新性和针对性的产品。
加强精细化管理,增强经营能力。随着银行业的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重庆银行为了实现自身的稳健和可持续发展,对内部各方面管理流程进行梳理和规范,实现经营管理的科学化、流程化、规范化和制度化,进而增强经营管理能力,提高行业的竞争能力。首先,重庆银行强化全面风险管理理念,提升风险管理量化水平和风险管理技术运用能力。围绕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实施和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要求,推进公司客户信用风险评级,零售客户评级系统、市场风险管理系统以及操作风险管理系统等管理工具、方法的建设和运用,促现风险与业务协同,风险与收益匹配。其次,重庆银行着力业务条线管理精细化,梳理明确条线与前、中、后台板块的划分及其职责边界,密切围绕银行战略转型重点和流程管理规划,突出客户服务、产品管理、成本控制、风险管理和营运管理等重点。以“流程银行”为目标改革银行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按照“以客户为中心”的设计原则,依据客户需要,重新梳理各项业务流程,建立能以最快的速度响应和满足客户不断变化需求的运营机制,实现业务条线和管理流程的优化。
梦想源于追寻,成功来自脚下!展望2014,重庆银行发展之路绝不是坦途,必有冲波逆折之回川,荆棘坎坷之阻扰。狭路相逢,靠的是重庆银行人敢于担当、积极作为的决心,靠的是重庆银行人顺势而为,创新引领的信心,靠的是重庆银行人砥砺铸剑、浴火新生的勇气!勇者前行,重庆银行将脚踏实地,成就新的梦想,铸就新的辉煌!文/丁晓张妮
点评:这篇文章以重庆银行改革、探索为主线,内容精炼但比较厚重,“三点支撑”战略即找准发展重点、找准经营突破点、激发产品创新点,围绕“服务地方、服务市民、服务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从细分市场、产品和业务、营销模式、风险管控、管理体制和机制等多角度培育经营特点,创建具有针对性的特殊服务模式。敢于打破抵押物崇拜,推出“诚信贷”为代表的道德抵押贷款,探索小微金融发展新模式!大力推进普惠金融,持续推出本地特色的金融服务和产品,还利于民,这些做法和探索既从重庆市情出发,又具有中国西部解决二元结构的金融实践,相信在重庆银行董事长甘为民先生的领导下,重庆银行将步入科学发展的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