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电信重组为先导 加快三网融合步伐
● 陈 宏
我国电信市场还处于市场化初始阶段,其显著特征是市场竞争体制尚未形成,当前,推进“三网融合”时不我待,应以电信重组为先导,加快实现电信网、广电网和互联网的三网融合;以网业分离为突破口,从根本上解决公益属性和盈利属性的矛盾冲突;以监管统一为核心,结束纠结多年的行业监管权力博弈。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今年2月27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讲话中指出,我国网民数量世界第一,我国已成为网络大国,同时也要看到,我们在自主创新方面还相对落后,区域和城乡差异比较明显,特别是人均带宽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国内互联网发展瓶颈仍然较为突出。
从大的方面讲,“政企分开”应成为电信改革的重要使命,但是“政企分开”的任务远未完成,我国电信市场还处于市场化初始阶段,中国电信运营商还称不上是真正的企业,高管未经过经理人市场的选拔,电信行业腐败俱生,“政企不分”也不利于企业竞争意识的培育。国家信息化水平最基本指标就是宽带普及率、速率以及资费,很多国家宽带是公共服务,作为国家提供基础服务的一部分。我国电信资费、宽带速率等困扰由来已久,对于手机资费问题,有关消费者通信行为研究报告称,不少的人认为数据套餐仍然很贵。
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的冲击之下,整个电信产业的价值观得到变革。国家创新能力是所掌握的创新能力在市场中的表现,但运营商都想把控移动互联网发展,本身创新缺乏向互联网企业转型已不现实,企图阻击互联网企业重写竞争规则。近一年来,全球范围内有关电信运营商的并购案不断发生,透过并购现象探究其背后的原因,传统业务萎靡致行业竞争加剧,是电信业掀起并购热潮的主要原因。中国要大力扶持互联网企业发展,越过运营商直接向用户发展业务,成为新的国家利益与公众利益的产业中心。
随着我国加入WTO,开放的国际市场是不允许行政性垄断继续存在的。目前,我国基础电信运营领域的国有股占比为71%,这与当年入世时承诺的基础电信业务国有成分不低于51%相比,还有空间,应鼓励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其中,推进基础电信业务向民营资本开放。说“引导”民间资本进入这个提法不妥,其他有些行业可以说引导,电信业等的时间太久,电信强国只争朝夕,破除垄断任务艰巨,不是引导的问题,而是要打开大门,充分保障民间资本进入。不过虚拟运营商要在基础运营商夹缝中求生存很艰难,怎样打差异牌才能存活下去,能够有多大的发展后劲,有待时间的验证。与此同时,随着改革政策的落实,大数据时代,也将迎来电信业混合经营的时代。
推进三网融合必须要解决政府监管机构的融合,要建立适应“三网融合”背景的统一监管机构,推进资源融合,才能真正进入三网融合进程。监管融合是当今全球电信的主旋律,要打破各部门利益格局。我国电信改革可以借鉴EU的管理模式,建立横向监管的管理体制,要统筹兼顾广电网络价值的提升,促进有效竞争格局的真正形成,适应综合信息服务趋势下融合业务发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通信需求。但通常,中国行政机构的改革是难度最大的改革,通信领域的变革和电信强国的理念,正在越来越受到改革政策和力度的影响和挑战。而电信行业的改革也需要由行政监管机构来参与制订行业与企业的改革方案,形成行政机构在改革企业的同时可能自已还要接受改革的状态,这就需要有服从改革大局的观念。
电信重组改革的目的也是为了让民意得到尊重和体现,让广大消费者享受到最大的实惠,减少对我国其他新兴企业的制约,促进综合国力的增强。目前三网融合试点裹足不前的核心原因,仍然是广电与电信运营商之间的博弈,然而对拥有技术和资金优势的电信运营商而言,所谓的试点方案是否通过似乎不影响其三网融合业务的推进。中国工程院有关院士表示,广电拥有电信业务牌照和电信拥有广电业务牌照并不是真正意义的三网融合。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曾透露,在联通电信垄断案中,经营者曾抛出一堆技术问题来干扰调查,而这些技术背后都是利益问题。
4G牌照发放引发的决不是运营商的格局之变岸,电信业重组或许比4G发牌对运营商的意义更大。目前三大运营商均以全业务为营销方式,产品和服务的同质化是造成过度竞争的主要原因,难以具有差异化的手段。必须要考虑对电信运营商的新的拆分重组,再次重组电信企业。我国推进电信企业重组改革至关重要,要加大市场引导,积极推进电信运营商网络和业务分离。公众利益决定走向,电信业重组不会等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