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才发:忘不了研究生导师的知遇恩


  

“科学社会主研究所”是我研究生段学的大本范大学科学社会主研究所以其科研力雄厚,培了大批高次人才而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它的前身是1978年成立的范学院政治系科学社会主研究室,1984年从政治系分离出来成立独立建制的研究所。第一任所由原范学院副院、党委书记高原教授兼任,李会教授、徐育苗教授任副所19864月高原教授去世后由李会教授任所。由于科社研究所学术实力雄厚、学科门类齐全、专业设置合理,1981年在全国首批得科学社会主义专业硕士学位授予,随后又得科学社会主义专业博士学位授予1986得政治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科社研究所的科学社会主与国动专业早被列湖北省重点学科和国家重点学科。由高原教授主的《科学社会主》,是我国最早出版的科学社会主教材之一,自1981年出版后再版6次,印数达100多万册,被誉“我国同最有威的教材”之一,被推荐和确定全国使用教材,得“国家教委秀教材一等”。科学社会主研究所有一批学水平高、专业深的国内外知名学者。譬如,高原教授1978年以来在我国科学社会主学科的建和政治学恢复过程中做出了重大献,是最早的科学社会主义专业硕士生和博士生导师,曾任国院学位委会第一届学科评议组,中国科学社会主学会、中国政治学会常理事。宏禹教授在社会主思想史和国际问题研究方面造很深,任湖北省科学社会主学会名誉会,中国科学社会主学会社会主思想史研究会副会。由他主的《西欧近代空想社会主》是一部理功底深厚、材料翔,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社会主思想史著。李会教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研究方面成就卓著,任中国科学社会主学会常理事、湖北省社会科学合会委、学、湖北省学位委会委,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八五”划学科,湖北省科学社会主学会常副会[①]。由他主的《社会主20的回与前瞻》,20019得国家“五个一工程”第八届“入作品”,湖北省“五个一工程”第四届“秀作品特别奖”。

从科学社会主研究家李会教授。198622223日,我持1986考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准考NO0007246号),在范大学考点参加全国士研究生入学一考1986科学社会主与国动专业研究生班的研究生(共21人),从科学社会主研究家李会教授,198878士研究生毕业[②]19943月参加博士研究生入学考48为华范大学科学社会主与国动专业1993博士研究生;199663博士研究生毕业,最后学位法学博士[③]导师李会教授是科学社会主与国动专业博士点的元老,也是最先在我国提出和论证科学社会主学科、创设科学社会主博士点的主要成之一,他在这块园地上此不疲地行耕耘、探索,培出的弟子已有不少是社会各界精英。李会教授人厚道、待人和,平常话语不多,确平易而深奥。他是我敬仰的长辈更是我忘的恩在我跟随他读书的那段时间里,即使个不听的学生惹他生气,有看到他色都气白了、嘴巴在不停地抖,但最终还是忍住了。师历是一稀缺源,既不可也断再生。与先生的修比起来我感到汗,因我生性比急躁,有免不了不听的学生“吼几声”,后又深深地感到自。先生平生尽力地指学生搞科研,尽地给每一位学生批改文,因而也影响了他自己科研成果的出率。我几个科研搞得好一些的学生,曾多次建导师的指助他写一本个人著,但是始遭到先生的反。他一子没有在弟子的著作和文上署名,从来不占有学生的研究成果,先生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感染和影响着我。我从教40年、教研究生工作20多年来,始以先生楷模,尽心尽力地对每一位士生、博士生修改文,批阅时连标点符号都不放,而且改完后要把学生找来,耳提面命地指出这样改,直到学生全部理解和止。除了本人出提、提供思路与学生合写文之外,一子没有在任何学生的文上挂名,我以为这是一个研究生导师最起的道德和基本的品格。尽管李会教授已作古,但我永不会忘包括李会教授在内的范大学先业绩,特是那些学校整体展和学科建卓有成效的师长们,他教育思想的丰富精粹,学理念的卓越高以及业绩泽惠后世,永远值们这些后学者尊重与铭记些拓荒者的践无成功或是失(甚至失)之,都后人留下了一笔极其宝富。20066257,我在北京辞世,当心情万分悲痛,双眼泪水涟涟。因62830教育部组验收中央民族大学“211工程”“十五”二期建成果的时间,弟子作中央民族大学学会秘书长、科学研究处处长,工作性和任决定了我无法在30日前往执绋哀悼。625日当整夜未眠,赶做了一篇《悼恩李会教授》的祭文,26日一早从北京范大学李会教授治会。据说这篇“祭文”由党委宣森教授校党委书记丁烈云教授目后,丁书记批示校党委宣部主管的《》予以刊祭文后来由母校以《念李会教授》为题,刊于《2006754版,没有想到篇急就的祭文竟成了的永恒念。我以世界上最无法弥的就是空造成的无奈,越是在念、追念先生的候,我的心里就越是难过之极。

博士学位文列入“博士文”出版。我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在攻读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期,均只用了两年时间完成了三年的,并且以异的学提前毕业。譬如,在整个攻博士学位期间结专业课,我写作并表了18文,它主要是:《力内涵展的协调机制》(《江汉论坛1994年第3期);《重构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机制》(州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人民民主政国家制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研究》1995年第6期);《建社会主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探索》(《学与探索》1995年第6期);《社会主设实践的史回溯与思考》(范大学学1996年第1期);《当代社会主设实践的思考》(克思主研究》1996年第6期)等。在攻博士学位期,我参加了“全国‘挑杯’大学生外学科技作品竞赛”,在调查研究的基上完成的外作品《建立代企制度的法律探》,1995920得全国第二届“挑杯”大学生外学科技作品竞赛外科学文”成果二等作品曾于19947月参加“全国有征文”,得江西省“江杯”。我的博士学位目是《社会主义经济设历经验研究》,系本人独立完成的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九五”划基金研究目。导师李会教授不仅积极支持和鞭策我此攻,而且悉心指。当我落笔为这篇博士学位上最后一个句号的候,内心确有几分喜悦、也有几分愁。“喜悦”的是它示着我在学海无涯的人生旅途上,又成功地到达了一个新的驿站;“愁”是自古四十而不惑,而我没有脱困惑的缠绕,有谆谆和殷殷期盼。由于破例提前1年博士研究生毕业并申学位文答,因而范大学学位委会极慎重,聘11位同行对论评审,事后得知评审专家分是: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生导师卫兴华教授、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博士生导师鸿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克思主哲学博士生导师徐崇温教授、中共北京市委党校教育亚贤教授(著名的政治学研究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博士生导师园教授、博士生导师彭星教授、武大学政治学博士生导师刘德厚教授、武大学法学博士生导师刘丰教授、湖北大学校徐善广教授(著名的科学社会主研究家)、范大学科学社会主义专业博士生导师杨宏禹教授、博士生导师徐育苗教授。外校的同行们对论予了充分肯定,认为总结社会主义经济经验,是当代社会主研究的一重大课题”;“文从科学社会主的角度行全面系的研究和深入的分析,具有重大的理践意。”“是一篇具有理论创新和学的好文。”[④]根据答会的意,科学社会主研究所将秀博士学位文推荐“博士文”出版,建学校学会和出版基金委会予以审议[⑤]博士学位文于199710月由范大学出版社列入“博士文”公出版

 

(摘自宋才著:《惟真知启后人——我的教生涯40年》,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6月版)

 

 

照片为19966月宋才发教授作为1996届博士毕业生代表,在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授予仪式上接受副校长蔡勖教授授予的法学博士学位证书。

 



[①] 汪文汉、宋才发主编:《发展中的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88191页。

[②] 1986年报考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准考证(NO0007246号)及“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业成绩登记表”复制件,见《宋才发档案资料》(一),20052月于中央民族大学整理装订,第4547页。

[③] “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华师研录字[03]001号),授予博士学位文件(华师学位字[1996]04号)复制件,见《宋才发档案资料》(一),20052月于中央民族大学整理装订,第4866页。

[④] 11位专家的“博士学位论文同行专家评议书”复印件,见《宋才发档案资料》(一),20052月于中央民族大学整理装订,第7484页。

[⑤] 华中师范大学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关于推荐出版宋才发博士学位论文的报告》复制件,见《宋才发档案资料》(一),20052月于中央民族大学整理装订,第8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