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医院停车难“迷局”


 破解医院停车难“迷局”

——访北京停车行业协会副理事长、秘书长王殿东先生

 

 

王瑞嵚

 

编者按:据交通部统计,目前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约3300万辆。到201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达到5500万辆左右,其中轿车占53%。随着汽车的增加,带来的是道路交通拥挤和停车难的问题,其中尤以医院出现的停车难问题为首。记者以“医院停车”为关键词在Google搜索引擎上查找,便得到300万项结果,让人揪心标题到处可见,如:“医院门口停车难,老人相搀奔急诊”、“ 武汉大医院就医停车难,车位配置未达标准”、“ 车位难找,医院新添停车难‘急症’”、“ 医院门前因停车难而产生交通压力增大”等等。面对医院停车难这一日益严重的现实问题,医院院长和医学建筑设计师以及国家相关部门和相关专家该如何破解呢?记者采访了北京停车行业协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北京万象国纪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殿东先生(以下简称王殿东),他针对医院停车现状和目前国家相关停车法律法规的缺位,就如何建造停车库,解决医院停车难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构想。

 

国家停车法尚缺位

 

   据了解,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先后出台六部与停车相关的法律,如《停车场法》、《建筑基准法》、《道路交通法》(132条中,与停车有关的法规达17条)、《城市规划法》、《道路运输法》、《汽车保管场所法》等。泰国曼谷市政府2001年修改的“建筑设施停车法”规定:凡是修建超过300m2的建筑都必须同时修建停车场或停车位,否则不予批准施工。“停车法”对公共影院、商场、饭店、医院、学校、工厂、机关、住宅小区、展览馆甚至仓库都有具体规定。如,电影院,每10个座位必须具有一个停车位;商场每20 m2必须具有一个车位,饭店超过100个房间的,前30个房间要具备10个停车位,30个以后,每5个卧室要具备一个停车位。饭馆,按摆放餐桌的面积计算,每150 m2具备10个停车位等。
 
 王殿东告诉记者:“我国至今为止还没有‘国家停车法’,更没有针对医院停车的法律法规。即便有些地方政府制定了相关停车政策或法律法规,但随着近几年来大中城市汽车增长的加快,这些政策也在新环境下不合时宜了。有的法律法规在废除之后,没有新的法规填补,比如《北京市机动车道路停车秩序管理办法》。这样就出现了法律的空白点。要真正解决停车难题,国家和地方政府应该尽快在停车设施的定位、规划、投融资、建设、管理、收费等各方面制定相关的政策和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停车行业协会从行业角度向北京市政府相关部门和人大提出过相关动议,但据了解,目前还没有进入立法过程。

 

地下空间待开发

 

王殿东说:“在目前土地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城市中心区医院在改扩建时,要重视设计工作,医院应根据其所在地的土地资源情况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案,以节省资金。在大中城市特别是大型医院建停车库,最大的难度是没有土地,其实这也是世界各大城市的共同难点。正因如此,世界发达国家率先在少占土地充分开发地下资源和地上立体空间上做文章,研发了智能化立体停车设备,有效缓解了停车设施建设的用地问题。”

 

目前,停车库有以下两种解决方案:一是,传统地下自走式车库。经土建、安装、管理、消防等整个系统测评,一个车位造价约在12—16万之间,建设成本相对来说比较高。二是,立体式停车库。立体停车库既节约资金又节省土地资源更有助于绿化建设。立体式停车库可在用地紧张,车多位少的状况下,将车辆多层存放。机械式立体停车库,经过测评,一般情况下,一个车位造价在10万元左右(采用全自动国产装备),关键在于可以因地制宜进行设计,解决自走式停车场无法解决的问题。

王殿东表示:“立体车库,一个库可存放上百上千辆车。地下立体式停车库,特别是在选用全自动地下立体式停车库,可以在节省土地资源情况下,有效解决医院的停车问题。(见表1、图1、图2

 

模拟建设200个泊位车库的比较   1

 

传统自走车库

智能立体车库

指标增减数值

指标增减百分比

占地面积约

4000

1550

-2450

-61%

建筑面积约

8000

1550

-6450

-81%

建筑层数

2

3

1

50%

车库总高约

6.6m

6.6m

0

0

占用建筑空间

132m3/

51m3/

-81

-61%

建安成本约

2640万元

2140万元

-500

-19%

土地成本约

400万元

77万元

-323

-81%

坡道或引车道

需要

不需要

 

 

驾驶技术要求

较高

 

 

机动车安全性

易磕碰

安全

 

 

驾驶员安全性

人需入库

人不入库

 

 

存车取车时间

不定

一般90

 

 

(土地出让金以500/㎡计

 

 

    

全自动车库库内实景 1                        泊车平台    2

 

 

在这种全自动立体停车库,车主停车十分便捷,当用户把车开到地面升降台时,电脑刷卡机通过读取用户的智能卡后,就会对升降台发出指令,把车自动收藏到最近的一个空闲车位中。而人员则不必进入车库内部,这样避免了汽车废气对人的伤害,以及人车交叉所造成的事故,也有助于防止车辆被盗和人为破坏现象。”

据统计,截止2007年底,全国已建成机械立体停车位40余万个,其中北京占约35%,住宅、公建配套、单位自用立体车位近年平均都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长。机械立体车库,特别是全自动车库,因其具有节能、节地、环保、综合造价低、使用方便等优势,越来越受到城市建设者的欢迎。

 

BOT 解决医院停车难

 

目前,医院采用BOT式企业解决方案建设停车库的案例不多。采用BOT式企业解决方案,投资人可对医院车位需求、投资额、设计方案、设备选型、产品质量、设施运营进行综合考虑,专业方案将为医院解决资金困难,还对从投资、建设、使用、回报各环节进行掌控,值得推广。如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简称儿童医院),就采用BOT方式建造了14500㎡的地下停车场。

王殿东说:“医院采用BOT式企业解决方案,主要指医院立体停车库由企业投资,并由企业设计、建设、管理和收费,一定年限后企业再把停车库管理和收费权归还给医院。如北京万象国纪投资有限公司,在集团的投融资实力支持下,为北京十一家反响强烈、需求迫切的医院做了停车解决方案,采取多种方式与医院合作共同解决停车难问题。这些合作有资金上的,即双方共同投资或参照BOT的模式,由该公司提供资金;也有技术上的,即由该公司提供专业停车设计咨询方案或设备选型建议。北京安贞医院的地下停车库建设就采用了双方共同投资模式。2007年安贞医院与万象国纪投资公司签订项目合作协议书,共同投资建设安贞医院自动化立体停车库。车库位于新建门诊综合楼地下,采用世界先进的自动化智能立体停车设备,设计车位670余个,建成后将是北京市规模最大、车位最多的智能化停车库,也是北京市医院系统第一个采用世界先进技术的立体停车设施,能够完全解决医院停车难现状,并为未来10年停车量的增长预留空间,2009年将投入使用。目前该公司按照BOT方式,已经与北京安定医院、北京肿瘤医院、北京佑安医院等多家市级三甲医院签订了投资建设停车设施协议。”

 

三个“锦囊”

  

 医院是个特殊行业,为病人提供人性化服务是理所应当的。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医院必须为来看病的患者解决无障碍通道和提供停车位。另外,医院对其无障碍设施的要求也比其他行业高。

王殿东认为:“医院领导要把停车问题作为一个服务硬件来解决,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说明医院在为社会服务和为患者服务上不到位,这样不可避免地影响了社会对医院的评价和认可度。”

在此,他特意给医院院长提出了三点建议:

1. 融资多样化。据了解,目前在医院停车库建设上,国家、地方政府都缺少特殊优惠政策,完全靠政府投资也不现实。因此,医院建停车场时宜采取多样化融资手段,如采取参考BOT 式社会投资建设停车库解决方案,就是解决医院建停车库时资金短缺的一个途径。

2. 管理专业化。严格说来,停车管理是物业管理的一部分,但是,出于为更好地管理停车设施和为客户人性化服务的需要,医院外聘专业停车管理公司管理停车设施,可以有效地提高停车库的利用率。以香港医院的停车库管理经验为例:一是,社会化管理,即外聘专业停车公司管理医院的停车设施;二是,精细化管理,即每个停车位的利用都精细化到时间“点”,这不是一般的物业公司和保安公司粗放管理能做到的。医院有两类车:一类是与患者有关的车;一类是医院职工的车。香港的停车公司在管理医院停车库时,大部分车位留给患者,只留一小部分给医院职工,并把车位分到每个科室。如某专业科室有6辆车,两班倒,就只给眼科2个车位,当班职工的车辆只有在上班期间内可以进入停车场,其他时间不能进入。

3. 医院职工停车管理社会化。目前北京一些医院对内部职工免费或象征性收取停车费,不利于控制车位,也不能满足患者就诊的需求。对此,我们认为医院是为公众提供服务的场所,停车设施是公共资源,应首先服务于公众。对于停车位紧张的医院,应该在首先满足患者就诊停车的情况下,再安排其职工的车位。在停车位紧缺的条件下,停车社会化管理是一种有效的办法。

 

王殿东简介:北京停车行业协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北京万象国纪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资料链接1

 

北京万象国纪投资有限公司: 2006年成立,是由北京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和北京国科顺时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组建,是投资、建设、运营为一体的高科技智能化停车设施的专业化公司。

 

资料链接2

北京停车行业协会:2007年成立,协会致力于在停车行业中发挥服务、自律、协调和监督的作用,建立和规范行业秩序,以推动北京停车产业规范化管理。协会不仅局限于目前的停车管理服务,还从事与停车行业相关的投资、规划设计、建设、技术研发、产品制造等内容,并负责制订、修订本行业技术标准、质量标准、服务标准,推行行业标准的实施。

 

资料链接3

BOT是英文BuildoperateTransfer的缩写,即建设—运营—移交,是指政府授予私营企业以一定期限的特许经营权,许可其融资建设和经营特定的公用基础设施,并准许其通过向用户收取费用或出售产品以清偿贷款、回收投资并赚取利润;特许权期满时,该基础设施无偿移交给政府。BOT还有BOOTBuildOwnOperateTransfer)和BOOBuildOwnOperate)两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