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氏途说:BAT收购战的几条主线逻辑


  近一年多来,腾讯、百度、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中国互联网领头羊,通过收购、投资等手段,发起了一场圈地大战。并购规模屡屡超出人们想象,出手速度之快也让人乍舌,放眼中国互联网的版图,没有BAT三家印记的公司已经不多了,硕果仅存的360、优酷等几家大块头互联网公司,还不时被传出各种绯闻,保不齐哪天绯闻也可能传言成真,尽管历史上他们之间还不时都有过擦枪走火。

中国互联网的版图之战,正应了那句话,没有永远的朋友或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不久前行业里都在回顾中国互联网20年的话题,可以说,目前BAT三家独大的中国互联网格局和秩序,是过去十几年蛮荒和摸索的市场的选择。BAT们,在经历了艰苦的创业、幸运的成长壮大之后,开始了长袖善舞的资本阶段。

以前说过,成功的金字塔顶,站不下太多人。对于行业的后来者来说,在BAT嗅觉灵敏、密集的资本火力覆盖之下,要颠覆这种格局,已经几无可能。新的互联网创业者,未来成功的标志,或已不再是能成为跟BAT比肩的网络巨头,或许只能是在某个安静的领域和细分市场默默成长,然后争取打上BAT们的某些印记。

分析BAT们并购的痕迹,其实可以看出,他们的逻辑不外是几条考量:

首先是立足桌面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的转型,如何能在移动时代保证各自的用户优势。百度19亿美元收购91无线,也许就是这个考虑的最典型的案例。

其次是向传统产业延伸,如BAT们纷纷伸向金融、地图、物流等领域的手,就是通过这种不断延伸,打造所谓的O2O闭环。

第三则是补短板或流量变现的战略布局。

BAT三大集团的并购整合,可谓是“有收有放”。比起百度收购91、阿里收购高德等把对方“揽入怀中”的方式,腾讯入股京东,然后把自家的易迅、拍拍等放进京东的招数,则似乎是一种更轻盈的资本运作,抛了包袱,又获得了新的“势力范围”,颇有四两拨千斤之妙。看来,BAT们的“舞技”越来越娴熟了。

范氏途说乱曰:可以预见的是,这种并购整合还将进行下去,BAT们一定会利用其优势的资金和行业地位,瓜分网络市场的每一块“土地”,以满足其不断增长的胃口和股东们的期望。所以,未来即便是360、优酷等这种块头的公司如果和BAT哪家结盟,也一定不要意外,很可能只是时机和价码问题。甚至,BAT们以后大举到国外去开拓互联网疆土,也可能会成为他们的考量之一。互联网领域的商战,一点也不比实际战争来得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