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所谓的和平谈判,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包括最为棘手的领土争端问题,那么,还需要战争吗?肯定不需要。如果不需要战争,那么,还养军人、造武器干什么呢?
而且,即使是和平谈判,也很少是对等的和平谈判——除非两国的实力达到某种程度上的均衡。
纵览历史上的和平条约,一方得利的不平等条约远远多于双方受益的平等条约,这说明了什么,优势的武力/实力才是谋求和平的最后保障——换言之,只有让对方签署不平等条约,才是我方认为和平的时刻!
为了找战略盟友,而容忍这个所谓的目标盟友纵容自己国家的极端分子屠杀本国的侨民,这是极不明智和恰当的。要知道,盟友是建立在实力、利益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的——而相互尊重,更主要的是指小弟对老大即小国对大国的尊重。
可是现在让我们感到奇怪的是:这个原则竟然倒了过来,一个大国为了所谓经济利益,处处迁就小国——以致小国侮辱大国的尊严,也无所谓!辱国求盟——到头来得到的将是:即使连小国也看不起你这个大国!
迁就忍让,得不到忠实的盟友,那么试问:怎眼才能得到忠实的盟友呢?你驻军的国家,换言之,被你控制的国家——才是忠实的盟友!当年的罗马,现在的美国,无不如此!
大国竟然需要靠不得罪或讨好小国的方式获取小国的友谊?这样的大国真实窝囊到家了——还谈什么东南亚战略!?
试问:有那个进取的大国用这种手段来推行自己的地缘政治战略?好像没有!
要想东南亚国家不占到中国的对立面,中国应该有控制东南亚国家的手段——而不是怕得罪它们!罗马是这么做的、英国是这么做的、美国更是这么做的!
历史上,还没有一个大国会放弃和邻近的小国有争议的领土——因为这争议的领土迟早会被大国占有。不过,中国好像是个例外;历史上的北宋之于西夏,似乎也曾经这样做过。这种行为,对大国来说,是对自己尊严的一种嘲弄!
大国为了讨好小国——竟然到了需要放弃有争议的领土的地步,这种大国也真是窝囊到家了!
当面临两个敌人时,最好的办法是先稳住一个,攻打另一个;等到收拾完了另一个后,再回来收拾先前需要稳住的那个!稳住的敌人的方法,可是口头许诺、可以给 实惠,但是不能用领土。如果用国家根本利益——国土,来作为交换,是不是代价太大了?咱们退一步,可以拿领土来交换此国的中立,但是,我国胜利之后,又有没有收回呢?历史上幽云十六州的前车之鉴,我们永远不能忘记!
避免邻国倒入敌国的怀抱的最好的办法:是牢牢控制住它,而不是贿赂它!试想一想:当年的苏俄是怎么控制东欧国家的呢?尤其是波兰!
为了实现所谓关系正常化,而放弃国家根本利益——领土,这是卖国求盟,任何有尊严和正常的国家,都不会这样做的。
所以,我们看到的是,即使收回被占领土无望、也从未放弃索回的国家,比比皆是。
日本,数十年来,一直没有放弃对北方四岛的主权要求;叙利亚,也从来没有放弃对戈兰高地的主权要求;巴勒斯坦,即使没有建国,也从未放弃对耶路撒冷的主权要求....
“务实的做法是不主动介入他国的内政,不管谁上台都可以合作(对于他们也希望这样),特别是对于地缘位置重要的地区(巴基斯坦就是一例)。”
这是一个伪命题!如果真是这样,怎么可能保证“不管谁上台都可以合作”?美国当年为什么扶持孙立人、暗杀吴庭艳、推翻诺列加、暗杀卡斯特罗和卡扎菲、审判米洛舍维奇、绞死萨达姆?同时扶持卡尔扎伊、尤先科、萨卡市什维利?
保证亲自己的人在重要的盟国上台或维持亲我的势力在台上——这本来是大国控制小国的一贯作风,在下还真没有看到那个大国具有“不管谁上台都可以合作”的能力!
实际上,任何的国家,都不愿意接受外力的干涉——这种自我独立意识是任何国家正常的本能,小国之所以欠缺这种独立意识——愿意接受外力干涉,是因为小国缺乏独立生存的能力——小国在大部分情况下必须选择跟哪个老大!将不接受外力的干涉,归结为所谓保守的民族性格,那纯粹是扯淡!
小国为什么要在实力相当的大国之间玩平衡呢?不就是这个原因吗?而被迫接受外力的干涉,是因为大国之间 的平衡被打破,小国除了选择投靠优势的大国之外,别无选择。比如,东欧国家波兰,在二战前,还有希望在德俄之间玩平衡;可是二战后,不得不进入苏俄阵营; 而冷战结束,又倒入了西方的阵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