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的实质,是人类资源利用总量(及效率)、社会信用总量、人类福利总量的共同增长。人类经济增长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种:
第一、通过资源投入总量的增长,促进人类福利总量的增长。如开荒、开矿都属于这一类经济增长方式。
第二、通过信用总规模的增长,促进人类福利总量的增长。如美国历史上的淘金热潮、西班牙殖民者对外进行的财富品掠夺等,都会产生通过信用规模的增长来促进欧洲经济总量增长的作用。现代的银行制度也是一个信用规模扩大化的路径,但这一把双刃剑。
第三、通过技术与管理手段的发展,来促进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并最终导致信用总规模与社会福利总量的同步增长。斯密的《国富论》主要论述这一经济增长方式,其基本的原理是等量的资源,在先进生产与管理手段(当时主要强调分工)下,能产生更大的供给,而人类尚未否定萨伊定律的前提下,扩大了的供给必会产生扩大了的信用与福利总量,而当人们将扩大了的福利总量用于固定资产投资,或以流动资金对就商品存货的形态存在,就是不直接用于增加人类福利之时,增长了的福利品总量与增长了的信用规模就转化为资本,同时,资本的增长最终会促进人类福利的整体增长。可以说,工业革命以后,人类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在于这一方式。
第四、综合增长方式。就是资源、信用规模、技术手段(包括管理手段)同时增加的方式促进经济增长。现代各国经济体都会采用这一方式发展经济。但财富的零和效应、竞争造成的资本积累无限扩大化的趋势,使人类经济总量增长的成果与人类福利增长的成果相距甚远,这正是经济学要再创新的基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