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货币因素对经济体系形成的影响
应该说,货币现象出现是在财富现象之后,某些价值量为社会所公认且易于流通的财富品就成为货币。应该说,货币现象的出现必须以价值现象和财富现象的出现为前提,是一信用交易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水到渠成的事物,可惜的是,目前已有的货币理论解释不了货币与价值的关系,所以,现有货币理论的权威性不足,反之,用信用价值论的观点,这一问题自然解决。
货币的出现使人类的原始信用活动出现了第一次质变,即使人类信用活动可以脱离对证人的依赖,因为,在信用活动出现的初期,人证和物证是确保信用活动质量的重要因素,对证人的依赖是原始信用活动的基本特征。但是,当信用交易现象长期发展并不断导致价值、财富、货币现象后,尤其是在货币出现后,人们对可做为货币使用的财富品的收藏偏好、人们对处理剩余产品紧迫心理、人们对货币流通性的充分信心,以及人们对简化手续的自然需要,会使人们逐步选择抛开证人进行信用活动,进而,进而造就了价值体系的独立性和完整性。
2、市场因素对经济体系形成的影响
市场泛指公共交易活动和场所,最初的出现市场就是公共交易场所态。当成熟的市场出现后,交易活动最后脱离了信用活动的一般形态(即一个微观个体对另一个微观个体进行借贷的基本形态),使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交易变为个体与市场这一公共借贷体之间的交易。这是一次原始信用活动的质变,它使个体之间以追逐福利互补为目标的信用交易活动,演变为以追求收藏信用价值(财富品)为目标的一般商业活动。
综上所述,经济体系就是由信用活动、价值体系、财富现象(包括货币)、市场因素共同构成的综合体系,其本质就是一个以市场为载体,以价值为媒介的信用平台,而人类的经济活动的过程,就是通过信用价值的无限循环,推动人类福利品生产与福利品消耗活动的无限循环。同时,可以说人类经济体系的发育过程,就是信用体系、价值体系、市场体系发育过程的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