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雄关——镇巴历史上的关隘
镇巴境内群峰耸立,山峭沟深,寨堡、关隘,自然洞穴星罗棋布,地形复杂。境内19处关隘,分布于各交通要冲,这是关隘中,犹以九元关、铁佛关、亮垭关、白杨关、盐场关、井泉关和木竹关七关最为险要。
九元关:位于镇巴县境西南部,今仁村乡田坝村与四川省万源市板桥乡交界的一个山垭。古时,属秦蜀要隘。秦蜀派9名官员到此定界,设立关卡。经关山路盘曲陡险,林密竹深,历有奸匪坐青山、把坳口,掌红吃黑,坐地拉肥,劫持行人。古有关帝庙一座,四川的北川道和陕西兴道的长官常会哨于此。清嘉庆年间,农民起义军白莲教入境,四壁萧然。
铁佛关:位于镇巴县境西部二百里地,今简池镇与四川省通江县铁溪乡交界处。古有佛庙一座,庙内供铁佛一尊。同治六年(1867),通江县令娄诗澄在此修筑关卡,并于石门题联“铁铸屏藩雄当蜀道,佛降龙虎威镇秦疆。”故名铁佛关。
亮垭关:位于镇巴县境内西南部,今黎坝乡魏子坪村与四川省万源市康乐乡交界处。清雍正五年(1727),各省、州、县勘定地界时,曾设川陕交界关卡,立有界牌。由于此地垭口宽敞,故名亮垭关。
白杨关:位于镇巴县境西部,今永乐乡政府驻地以南,古代曾为陕西与四川通江县两河口的要道。路由西乡钟家沟、龙池场、镇巴林口子、天池寺、白杨关到达四川两河口。清嘉庆七年(1802),定远建厅之后,设卡于此,题联石门云:“奉抚宪章程建卡声闻蜀地,遵厅主示谕练丁威镇秦疆”。因此关田在周围有数株大白杨树,故名白杨关。
盐场关:位于镇巴县境南部,今盐场镇南沟村与四川省万源市长石乡交界处秋坡梁山下的上南沟,明初建置乡场,为川、陕、鄂盐商交易重地。明弘治三年(1490),湖北王刚率众起义,经秋坡梁沿上南沟进入盐场,明军官兵守卡防堵,故名盐场关。
井泉关:位于镇巴县境西南部30里地,今黎坝乡与四川省通江县什字交界处。
木竹关:木竹关即火炉关。位于镇巴县境东部,今观音镇大市村与西乡县交界处。《定远厅志》载:“木竹关在大市川厅东百四十里,界西乡有险可扼”。明弘治三年(1490),明军为防堵,湖北王刚起义军扰境,在此建关设卡,故名。
(潘世东转载于李安平 符文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