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秘书长阵容缘何依旧“豪华”?


 副秘书长阵容缘何依旧“豪华”?

察时局”近期研究了23个省级政府和22个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发现仍有多地政府副秘书长依旧多于同级政府副职。23个省级政府中,政府副秘书长最少的是福建省,仅6人;阵容“最豪华”的是北京市,截至今年6月人事任免信息显示,政府副秘书长人数达16人,而北京仅8名副市长。(网易新闻2014-08-18

关于“政府副秘书长”职数配备严重超编的问题,早在2008年就曾闹出过不小的动静。比如随着“辽宁铁岭9名副市长居然设有20名副秘书长”和“河南新乡11名副市长设有16名副秘书长”等消息的刊出,便迅速引起了舆论的关注,而在媒体、网络上也一度刮起“晒晒副职官员”的狂热之风。

而面对众多地方政府陷入舆论漩涡的尴尬和网民此起彼伏的调侃情绪,中组部于2009年也曾下达了副秘书长“瘦身令”,规定“县级政府不设秘书长、副秘书长,省市政府副秘书长的职数不得超过领导班子副职职数。”然而5年时间过去了,“瘦身令”不仅对于地方超编的冲动影响不大,而且还大有一番副秘书长 “豪华配比”的壮观景象,这大抵就是传说中“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吧。

另据数据显示,目前类似北京这样“豪华阵容”的不仅一地。海南省现任副省长5人,省政府副秘书长有11人,而宁波市则成为“最豪华配比”,现任副市长7人,市政府副秘书长有16人,两者政府副秘书长(包括兼职)都比同级政府副职领导多出一倍。此外,还有一些地区副秘书长比副职领导多4-5人。如浙江、广西、辽宁现政府副职8人,政府副秘书长则有12人;山东、天津现政府副职8人、政府副秘书长13人;南京市现任副市长8人、政府副秘书长13人;武汉现副市长6人、政府副秘书长10人。

平心而论,“副秘书长”究竟是啥样的领导职务,笔者翻看了辞海也没有找到注解,相信很多人说不上来。但就是这一个说不上来的领导职务和屡屡爆出的“豪华”阵容,让“副秘书长”这一岗位成为了人们热议的焦点,并且还带有点“妖魔化”的味道。比如近期查办的落马贪腐官员中并不缺少“副秘书长”的身影,而网评人士也很容易将副秘书长与贪腐划上等号。

既然“副秘书长”算不得什么真正意义上的领导,既然副秘书长几乎成了腐败的重灾区,那么为何许多地方仍然中央规定于不顾,致使副秘书长超配依旧严重呢?原因大抵有三:一是中组部2009年《通知》仅为政府规范性文件,属“原则性规定”,并非刚性约束,因而不能作为判断是否超编的依据。二是由于地方政府局长、县长职数有限,因而部分地方就将副秘书长作为“安排人”的岗位,作为干部升迁、解决职级的平台。三是副秘书长兼有承上启下、协助分管领导开展工作、协调各职能部门的职能,大量突发的、临时的、非既定的工作需要他们出面处理,因而“推动信访工作、统筹政府机关事务管理、负责当地中心工作、解决急难险重问题”就成为了各地增设政府副秘书长理由。

总体上来说,各地副秘书长的超配依旧很普遍,既有编制管理缺乏刚性依据的原因,也有地方政府打擦边球、搞猫腻的因素存在。正是因为如此,今年元月中组部才将“超配干部”列重点工作之一,并于与中央编办、国家公务员局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开展专项治理,严禁超出核定的领导职数配备干部。而据部分省级政府和地市政府今年上半年公布调整、削减副秘书长配置情况显示:吉林省、湖南省以及安徽芜湖市、安徽蚌埠市、广东广州市、浙江杭州市的政府副秘书长明显“瘦身”。 其中,曾经被中央巡视组点出存在“副秘书长超配”的吉林省,上半年在省和市()层面上至少减掉23名副秘书长。今年4月吉林省政府网站发布任免消息显示,已有4人不再担任省政府副秘书长。

正所谓“猛药方能治顽疾。”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中央巡视组深入腹地、中央反腐力度不减、干部作风整顿无止境的当下,中组部的这一重拳出击是完全可以将“副秘书长阵容豪华、乱相重生”这一顽疾彻底治愈的。

(李吉明2014818日 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