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信时,忧急心痛,忧急是由于写信时芝罘岛等处正经历自古未有的商品房开发(破坏),大自然千万年造化而来的原生态毁于一旦,心痛的是烟台火车站顶棚不是像青岛火车站的太阳能顶棚,而是既丑陋又费钢且工艺落后北京鸟巢和南京火车站一个时代的“城市之门”,以及外形割裂、高度及层数太少、耗费市中心宝贵土地资源的文化中心已经无法再拆(20年后即会成为烟台的负担)。
一、芝罘岛的未来和规划
芝罘岛作为中国最大的陆连岛,应该成为烟台的亮点,但不能修建环岛观光公路,因为芝罘岛很小,而且环岛公路将破坏环岛的自然环境(树木、海滩、宁静)。政府目前要做的就三个事情,一是冻结所有在芝罘岛的工业和商业及住房开发,保护好芝罘岛的原貌,不应上马环岛的公交,那将破坏树木、清净的环境;二是在芝罘岛全岛尤其是岛的北部建立国家森林公园,等条件成熟时发展帆船、旅游及水上娱乐项目,为烟台市、为后代留最后一个仅剩的未建楼的净土和休闲处,三是条件成熟后建立轻轨快速交通和高层的酒店。将外地通过铁路、海运来烟台的旅游客通过轨道交通快速的运往芝罘岛的酒店(时间在20分钟以内,为外地来烟人员提供一个环境好、价格低的食宿地,这将带给烟台很多的外地游客和更好的口碑与城市形象),使芝罘岛成为烟台的亮点、烟台的旅游度假区、烟台的森林公园、烟台的水上项目场所(潜水、帆船、垂钓、野炊、爬山、攀岩及其他户外运动,芝罘岛北边的悬崖是最好的攀岩场所)。
未来的芝罘岛,北部是国家森林公园和旅游休闲处,南部是芝罘湾港区,将成客滚运输中心,可以发展餐饮、旅店等服务业。目前的开发,完全是没有规划和目的,没有长远眼光的乱建,会毁掉芝罘岛,随着这种破坏的加剧,芝罘岛岌岌可危,它的破坏,已经到了必须停止的程度了!再晚1年,芝罘岛的原貌就无法恢复。谁行动迟缓,谁听任这样的乱建和破坏继续,谁就要对芝罘岛的未来负责!对烟台的未来负责!对自己的后代负责!这也是我情急之下写此信的原因,我是出于公心,也希望我的言辞不受怀疑和打击。可以肯定,谁作了这个工作,谁必将名留烟台史,必将为烟台人所铭记与怀念!
(芝罘岛是中国最大的陆连岛,有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自然生态资源、旅游景观资源,陆岛相连而又相对独立,高可上山览胜低可下海戏水,是烟台一笔极宝贵的财富。广大市民对芝罘岛的开发十分关注,有多位网民在本栏目提出了对芝罘岛进行开发的建议。
有网民说,芝罘岛处处都是最佳观景点,观景通道极易设计。旅游资源开发好的话,足够养活芝罘区人民百代富足。可惜芝罘区政府没有远见,十多年前在旅游开发上有些投入,还建了索道,但不够持续,为了GDP而引入莱佛士造船等一些重工业项目,从此彻底毁了芝罘岛的旅游前景。
芝罘岛应该独立制定发展规划,应该全部迁出岛上工业企业,发展旅游、观光、酒店、高级社区、高尚文化(手工艺、书画、艺术院校等)、海上体育(游艇)等绿色服务型产业,以厦门鼓浪屿模式发展经济.芝罘湾港口迁出所有货运业务,只保留客运业务。)
二、北马路的规划
应该在火车站和三站附近建横跨北马路的地下通道,否则对行人及交通都不利,当时修北马路路时就该规划,而非在建好后再挖地下通道,因为成本会增加数倍。烟台火车站下火车的人在北马路两边穿梭,整个街道就像农村赶集,杂乱且极不安全,而且对烟台城市的形象破坏极大,外地人一下火车就看见路边的和赶集一样的过马路的人群,烟台的形象也就毁了。北马路连接芝罘岛的位置,长远看,应有立交桥,目前该处的交通已经初现阻塞及拥挤,未雨绸缪为宜。
三、红旗路的规划
红旗路在当初修路时,就应该征求市民的意见,在烟台市市级机关幼儿园东面即上夼西路与红旗路路口等处建立地下通道,目前该处接送孩子及去塔山菜市场买菜的行人多需横穿马路,已经成为交通隐患,并影响了红旗中路车辆的车速。建议此处建地下通道。
四、芝罘区怎样避免拥堵的建议
整个芝罘区南北局促、东西狭长。现在已经修建了几条隧道和青年路、通世路,贯通了南山北海。但是东西向的北马路、南大街,南北向的青年路、海港路、西南河路、建设路等拥堵依然。这里,集中着长途汽车站、火车站、码头,集中着振华、大润发、沃尔玛等几乎烟台所有的大型商业设施,胶东最大的三站批发市场、最大的毓璜顶医院,还有刚建成的烟台文化中心、各类高层写字楼……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如此弹丸之地,避免拥堵的解决方案很简单:
1. 必须在北马路的拆迁规划中,预留未来地铁或者轻轨的空间
对于一个城市发展来说,穿越烟台五区狭长地带的轨道交通似乎更为必要和迫切。随着人们在福山、开发区、莱山区、牟平区的购房定居,烟台五区跨区上班、业务的客流早已波涛汹涌,跨区域远距离的公交线路经常是不堪重荷,尤其穿越三个区的过远线路根本不适合公交运营。而这些公交运营捉襟见肘难以做到的,正是轨道交通的强项!更重要的是,芝罘中心区码头、火车站、医院、商业、旅游等客流的疏散如果更多的能借助于轨道交通,将使该区域街道的车流大大减少!必须在北马路的拆迁规划中,预留未来地铁或者轻轨的空间。
2.毓璜顶医院周边交通问题
将毓璜顶医院南面的居民全部搬迁成本高,可能性不大。通世路与红旗路路口,至南通路、西南河路,即目前80路、46路公交车线路,明显与通世路其他的狭窄,上下班时间常常堵车,影响了通世路作为主干道的通行能力和烟台城市形象,增加了南通路学校学生及去毓璜顶医院人员的不便,应考虑扩路。同时,可以考虑将南通路小学搬迁至老市政府大院的老干部活动中心,或者其他地方。毓璜顶医院附近的路,可以设立单行线(个人感觉逆时针方向较妥)、出租车救护车专用通道。
3.将长途汽车站迁移至黄务(北马路汽车站合并到新的烟台汽车站、或者专营各县区及养马岛、蓬莱阁、刘公岛短途客车)。海运码头依港口而存在,新火车站即将竣工,都无法移址。只有长途汽车站可以迁址重建。最佳地址应选在黄务立交桥、或者绕城高速黄务段,或者发电厂只楚路附近。(临沂的长途汽车站已经北移,效果很好)。如此,中心区的客流、车流会比以前有较大改观。
4.将三站市场部分不适合留在中心区的批发市场、以及芝罘区的大型物流业务移到发电厂只楚路附近。(临沂商城已经搬迁,此亦为大势所趋)
5.以新汽车站为基础,在其周边规划建设大型交通客流集散中心。只楚、幸福、凤凰台以及夹河沿岸生活交通路网重新整合规划,将位于开发区、福山区、芝罘区三区中心的芝罘西部打造成一个具有物流、客流、信息流强大功能的新城市中心。有市民建议,原长途汽车站可保留部分短途客运功能,其余区域可改为大型公交场站。市区增加或延伸区新汽车站方向的公共线路,这样中心区短途的乘客可跟以前一样乘车;而中心区以及开发区、福山区等其他区域中长途的乘客,幸福、只楚、凤凰台区域大部分乘客,会选择去新汽车站乘车,而不会有过多麻烦。
6.发展市区的轨道交通
随着城市发展,汽车更多的进入家庭,拥堵及空气噪音污染加剧。有人提出建高架桥等方案,其实并不适合烟台。《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已经在反思高架桥对城市社区功能及市民生活及交流的破坏,发达国家已经停建高架桥,发展地铁。例如洛杉矶已经将高架桥引入地下。此外,烟台的交通,长远看不在于修公路,而在于地铁和轨道交通等公共交通工具,否则污染和拥堵将遗祸久远。各种桥、路等公路交通建设当然要多搞,但解决拥堵的最根本途径是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在继续丰富完善大型公交设施和线路的同时,更快捷、更大量的轨道交通建设势在必行!
横贯山东半岛的青荣轻轨即将开工建设。对于一个城市发展来说,穿越烟台五区狭长地带的轨道交通似乎更为必要和迫切。随着人们在福山、开发区、莱山区、牟平区的购房定居,烟台五区跨区上班、业务的客流早已波涛汹涌,跨区域远距离的公交线路经常是不堪重荷,尤其穿越三个区的过远线路根本不适合公交运营。而这些公交运营捉襟见肘难以做到的,正是轨道交通的强项!更重要的是,芝罘中心区码头、火车站、医院、商业、旅游等客流的疏散如果更多的能借助于轨道交通,将使该区域街道的车流大大减少!
轻轨起始及站点设置可规划如下:
起点:开发区天地广场——烟台汽车西站—— 福山永达街(跨过夹河东行)——新长途汽车站(位于发电厂附近,是一个大型客运集散换乘中心,基本取消原有的越区公交,调整福山、开发区、莱山、牟平的跨区公交,并与轻轨形成线路互补、客流互供)——幸福立交桥——三站市场(芝罘屯)——火车站(海港路)——烟台山(朝阳街)——滨海景区(一中)——海韵广场(后七夼)——黄海游乐城(工商学院)——汽车东站(体育公园)——马山寨(中国农业大学)——养马岛(系山) ——牟平汽车站(终点)
一个烟台市区大交通的时代呼之欲来!试想,若干年后,随着烟台五区轻轨以及青荣轻轨的竣工,便捷无阻的交通、丰富美好的生活,真乃当代烟台人之幸事!
真诚希望烟台政府领导们、规划者们能够重视并研究,解决芝罘中心区的拥堵问题。至少今天就要预留轨道交通的空间,地下过街通道、下水管道、电力及其他网线的设置,应该为长远的轨道交通留出位置。
7.46路在上班时较为拥挤,可否采取2路车原来的做法,让民间资本买车充当公交车(车辆的维护、运营、发生交通事故的民事责任均由车主负担)?民营的效率高于国营(萨缪尔森和斯蒂格利茨等人的经济学书籍对此均有所阐释),且不用政府投资。政府仅仅是在此之前公布方案,告知市民交通事故找车主和肇事者,其实这和普通车辆交通事故的处理是一样的。
五、银行、保险等金融部门的总部,可以放在北马路以北的要拆迁的烟台渔业公司附近,因为此处公共交通便利,靠近港口及开发区,企业和个人办理业务方便,且靠近海岸,环境好。莱山区迎春大街位置较差。华尔街仅仅800米,之所以在曼哈顿岛,还不是因为那里是纽约港的所在?银行不能脱离港口和工业区,不必靠近行政区(这样的想法很滑稽。也违背了商业及市场规律,带来资源的浪费),何况目前烟台市渔业公司的地块正在拆迁,未来的5区轻轨将经过此处。
六、关于烟台的旅游产业
烟台既无人才,又无天时,但是有地利之便,那就应该制定大烟台的大旅游业,现在是各自为战,乱象纷纷。
应考察世界各地旅游发达城市的经验,特别是欧洲的城市,在充分听取民意,充分的调研的基础上,全盘设计和规划烟台旅游发展事业。比如,一个人来旅游要让他们转大圈,就要把旅游项目设计的系统一些,先去养马岛,体验跑马文化,再到芝罘岛的海滨享受海滨仲夏夜,后去长岛体验海岛民俗、妈祖文化及美食,再去蓬莱一览仙阁风光,这样转一大圈下来,起码要一个礼拜,每一个环节都是截然不同的感受。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各个环节要统筹规划,无缝链接。首先,是必须在芝罘岛、养马岛、蓬莱阁三处修建连通的无须减速或者路口较少的高速(长期是轻轨)。其次,是三处必须有30层以上的价格便宜的(每个双人房间50元)、可以上网看卫星电视的酒店。其实,随着居民收入及法定休假的增加,旅游是烟台的长项,如果不先于其他城市,先走一步,就无法占据先机。青岛有田横岛,威海有刘公岛,所以烟台必须尽快的落实我说的上面两点!
七、关于烟台的文化中心
文化中心,应该成为类似北京的宜家那样的综合性服务场所,将餐饮、演出、停车、住宿、青少年宫均放在一个楼上。我的规划是,建设50层的外形整齐、占地面积与目前占地一样大的火柴盒型(即长方体)大楼,地下3层为车库和仓库,地上30层为音乐厅、演出厅,30层以上为旅馆及顶层餐厅,在大楼的外部,采用保暖及隔音材料,大楼的南部外墙,安装类似烟台馥郁山庄那样的太阳能热水器,供餐厅及旅馆用热水。这样,建成后,通过出租或者出卖,纯粹公益性的音乐厅和演出厅的征地及建筑成本,均可以由出卖出租旅店及餐厅的收益补偿,一方面减轻了财政负担,一方面提升了烟台的品味。而目前的文化中心,外形怪异而割裂,丑陋不堪,而且由于层数太低,不出20年就要拆除,造成的惊人浪费令人心痛,而且影响了烟台的城市形象。而这样的结局,只要充分的调查民意,或者认真的模仿(不要求创新),应该可以避免。
八、烟台房地产建设(价格、楼层的高度、节能措施、地下车库)
少盖低楼,多盖高楼(30层以上)不再批准30层以下的楼盘,原则上不再批准开山建房,以控制土地的浪费,保护烟台的山与海,提高烟台绿化率。强制要求开发商盖地下车库、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并鼓励太阳能电池、风能发电,以解决停车难、降低能耗。车库属于必备的附属设施,不必单独买卖,应强制划入住房的设计中,车库中必须预留电源插座以便给电动汽车充电。
烟台住房的价格,应该是1平方米2500元。即使如此,150平方米(还是建筑而非使用面积,是毛胚房而非成品房)就要150个月的工资,是10年的收入,已经远高于国际上通常的房价收入比(5-7倍),烟台市政府可以降低税费、控制低价双管齐下。
三站本来是商业区,建了“巴黎春天”把路堵死,把三站批发市场的空间堵死。通世路北端的“山海云天”本来也是不该建得离路那样近的,结果把通世路拓宽的可能堵死了。实在是败笔啊。听说青岛烟台威海的轻轨要修了,希望是京沪高铁、京津城际的水平(300-350公里/小时),别再建成即落后。
九、烟台的产业结构调整
必须停止汽车、石油化工等重污染项目,引进芯片制造、软件设计等高附加值项目,提供资金和技术搞太阳能电池工业,电动汽车可以上海通用的厂为基础。烟台如果想走出自己的路,必须有自己的优势产业,显然这不是家电和钢铁或者石化,而是新能源比如太阳能电池,电动汽车,风能发电设备,和核电。目前烟台的产业还是重污染的夕阳产业,以引进造船、汽车、石化为主,而扬州、新余已经兴起了太阳能、光伏产业等新能源产业,难道烟台还要像错过1992年新加坡工业园那样,再次错过能源革命中的可贵机遇?美国已经着力发展新能源了,烟台没有美国的技术,但扬州和新余能够做的,烟台为什么做不到?
十、建议烟台市委和烟台人大立法,建立城市老百姓参与城市设计和规划的地方法规,每一项大型的城市规划与设计方案必须从评估,资金,招标施工到监督运营都接受老百姓建议和监督。
比如新火车站的选址异议很大,坐落于市中心,不符合今后20年烟台交通的成长需求,没有象青岛站那样,采用太阳能顶棚等,而是建了一个难看而且无意义的钢结构顶棚“城市之门”(号称烟台鸟巢,但是其外形和工艺军比北京的鸟巢及南京火车站落后一个时代,如果老是这样,烟台何时翻身?烟台就算没有能力创新,模仿青岛总可以吧?不愿意模仿青岛,那么调查市民的意见、让市民感受一次主人翁地位,总可以吧?实在心疼耗费了钢材、没有实际意义的火车站的“城市之门”)。
坚持市民、民生为本的话,就应该建立一个制度性的沟通渠道。还是法治、制度靠得住,小平的话说得好。毕竟很多的人还有建议对规划局、市政府和市委说,我希望我面对的不是一个死气沉沉的政府机构,一批墨守成规的官僚。网络的发展,使得电子邮件等沟通方式非常方便,成本也低,为什么规划局、市政府和市委不用?规划局、市政府和市委的网站,居然找不到一个可以给负责人写信的信箱,都什么年代了。这样的理念和行政手段,不落后才怪。我只看规划局、市政府和市委能否登报公布各部门负责人自己的信箱,如果连这个都做不到,烟台人,也注定要面对一个令他们无比失望的规划局和政府。
我国其它城市,欧洲和发达国家还有值得借鉴的经验和规划可以参考。有人提请从现在开始全面规划和设计养马岛开发,建设成国际一流的临海赛马,高尔夫,潜水竞技等运动旅游基地。这些事情,旅游局和规划局怎么不主动调查市民、不主动征求市民的意见?多少年了,从来没有人问,城市该怎么规划,而很多的建设,就在市民的不解和异议中开始了,结果是土地、财政资金及资源的浪费,建筑的没有水准。
放在最后,但实际上是最重要的就是,所有的大型市政建设与规划,都应列出数种方案,让市民在网络上投票选择。缺乏市民参与的规划,必然是败笔。政府要倾听民意,要让市民感觉自己是城市的主人。政府要相信,智慧在民间而不在政府。政府更要相信,市民是关心自己生活的城市的。政府尤其要相信,有了市民的参与,所有的拆迁和规划会更科学、成本更低、更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更能够得到市民的支持与配合。
烟台需要怎样的城市规划才合适
评论
9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