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艺谋讨薪到情圣型帝王的启示(8月23日)


 从艺谋讨薪到情圣型帝王的启示(8月23日

 

关键词:明星讨薪  情圣型帝王  平台机构经营

 

最近,张艺谋状告张伟平讨回1500万元《三枪拍案惊奇》分成立案,成为娱乐圈的热点话题,有电影圈朋友考虑到张艺谋和张伟平曾是多年合作伙伴,想从中调解,希望两人官司和解。但张艺谋方面不愿意和解,坚持要把官司打到底,表示一切听从法律公正判决。  

蓦然回首,张艺谋和张伟平,曾经是中国电影界相当难得的“黄金组合”。截至2011年大片《金陵十三钗》上映,张伟平充当张艺谋御用制片人角色已经16年。如今,张艺谋只因1500万元的票房分成,将《三枪》的出品公司北京新画面影业公司(董事长张伟平)告上法庭,似乎有翻脸不认人的嫌疑。

 

与每个最终反目的夫妻一样,内心的失衡与被压抑的都不是一天两天了。张艺谋是在与乐视“闪婚”,并生下第一个孩子(电影《归来》)之后,才着手向“前夫”张伟平讨薪的。其实不管是经过了什么样的心理盘算,最终走向反目成仇,都是在当初亲密无间的时候没想到的。

生活中的张艺谋也曾经离婚,职业生涯角度,张艺谋也“离婚”了,并用恩断义绝的方式对待张伟平,或许会对乐视跟他之间的合作默契有理性提示的作用。但我们确实无法指责张艺谋的恩断义绝。既然做法如此决绝,那肯定是手中握有对主张自己的权利有利的铁证。

站在艺谋角度,在真正的夫妻关系都难以做到“从一而终”的大环境下,要让人才与机构之间保持终生的合作关系,就是更为渺茫的事情了。

虽然所有冲突与纠纷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不管是偏向哪一方拉偏架,都会得罪人,即使相对中立,就更是有可能会受到来自双方的打压。

 

面对东家甚至昔日好友,讨薪闹到法庭的,在每个行业都不在少数。张艺谋绝对不是影视圈讨薪第一人,也不是最后一人!只要中间第三方监督机构一日不存在,那么只靠诚信发薪水和只靠人品拿薪水的双方必定摩擦不断、纠纷四起。我们通常只看到了别人光鲜亮丽的一面,却看不到其不想公示的那一面。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或许在一件事情上是被拖欠的弱势一方,但转过身去就要面对被你拖欠的更为弱势的一方。每个人都不过是经济链条中的一个环节,受到客观规律的影响。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伤害别人与自我保护。

人才团队与平台机构之间,有如组建家庭,小公司如小家庭,大机构如大家族,最大的家族就是封建帝国。家族的管理者需要有更为宽广的胸怀,在想做事情的时候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平台机构考虑的是全局,个人所考虑的往往是个人得失,相对而言,越是大的平台机构,思维方式就会越理性,所以帝王无情就是必然。

 

在历史上,情圣型的帝王,往往没有好下场。真到了唐明皇与杨贵妃、唐高宗与武则天之间的关系,让帝王沉溺于某个女人的温香软玉之中,等待他们的恐怕只有宫廷内外,朝堂上下、帝国内忧外患。那个英国的爱德华八世,虽然为了美人而舍弃江山而被女性奉为情圣,但最终得到的也只是骂名。

即使如赵武灵王那样曾经贤明的君主,都由于宠幸后妃,而最终落得国家财力衰败,自己都被活活饿死的悲惨下场。跟赵武灵王被饿死同样悲惨的还有梁武帝,也是由于没有摆平与后妃之间的关系。至于以填词天赋著称的南唐后主,之所以落得国破家亡甚至在成为阶下囚之后被毒死的命运,难以忽视的原因是太过于感性对待后妃。

 

深入一点儿看,张艺谋把张伟平告上法庭,所讨的薪并不是底薪,而是票房分成,调侃地看,张艺谋并没有被欠薪,而是被拖欠了原先说好的‘年终奖’,如果比喻为夫妻的话,所拖欠的就不是基本生活费,而是夫妻某个阶段的共有财产了。虽然我们总是感觉艺谋有些“矫情”,但毕竟那是他的权利与选择。

实际上,人都是有两面性的。一面以正义形象出现,维护自己法律所赋予的权利,同时又以规则制订者身份出现,肆意践踏别人的合法权利。无他!趋利避害的求生本能体现而已!

任何聚敛财富与资源的人,都是受到焦虑与恐慌的心理驱使的,因为难以应对相应的压力,才会将压力传导给上游环节。在趋利避害的过程中,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甚至是不择手段的。然后自己所给别人带来的焦虑与恐慌,又反过来给自己带来压力与损失。

 

当我们感慨帝王薄情的时候,出发点往往是为后妃佳丽鸣不平。至少从女性的角度,诸如妲己吕雉、武曌慈禧那样的做法,也无可厚非,反而是个人生涯的伟大成就了。

我们没有办法要求个人放弃自我利益最大化的争夺与实现,只有要求自己尽量少被情感冲昏头脑,尽量少犯错误。

但人总是会有焦虑与恐慌,怕没有机会表现自己,怕表现自己让别人感觉得不偿失,怕会有人跟自己争宠,怕蜜月期结束之后自己就被“打入冷宫”,平台机构的经营管理者,更多的相当于家族的掌门人,要做到专情就会冷落其他人。

个人考虑问题往往是感性的,而且越是成功就越是容易受到感性的驱使,随着身份与地位的提高,其造成的危害也就会越大。对决策者而言,最大的危险就是优柔寡断,让自己的决策受感情影响,因为谁都无法断言自己已经做到运筹帷幄、万无一失。

做为平台机构的管理者,你用什么吸引成功人士?用平台,用股份,用机会,用资源,甚至用专项基金保证项目的运作不差钱,消除焦虑与危机感吗。当你做出相应的承诺的时候,要时刻提醒自己,是否也为自己埋下了隐患?

 

贾春宝

2014年8月23日星期六

 

电话:13301122671,(010)89581930 

网络微博:http://www.chinavalue.net/MiniBlog/ 

http://t.sina.com.cn/jiachunbao

价值中国专栏http://bekings.chinavalue.net/ 

新浪网专栏 http://blog.sina.com.cn/beking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