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三农”的“三化”,目前我们能想到的是至少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政府要树立以人为本,以农民为本的指导思想,把实现“三农”的“三化”的目的定位在农民这个“人”的身上,定位在人的全面发展与需求的全面满足上,要分析了解农民是怎么想的,农民同现有城市里的市民相比有何样不同的需求,不能用政府的意志去代表农民,一定要以农民这个“人”为中心,不能单纯的为了农村城镇化而城镇化,不能单纯的为了农业的产业化而产业化,不能单纯的为了农民市民化而市民化,我们要始终自问,我们在搞农村城镇化时,考虑到如何满足农民这个“人”的需求了吗?我们在搞农业的产业化时,琢磨过如何适应农民这个“人”特点了吗?我们在让农民成为市民时,想到农民这个“人”与以往的城市市民有不一样的地方了吗?二是注意在农村城镇化的建设上,不要把现有城市中的土地财政和房地产的商业化位移到农村来。现有的县城和县辖区内的中心镇,已被定义为中国小城镇。中国的城市化就是使现有小城镇规模化和功能化,但这绝对不能按已有大中城市的模式来搞,它一定是差异性的新型城市,不是为了建城而建城,也不是仅仅为了居住而建城,而是以人为本,建立那种有别于现有大中城市的,绿化、环保、智能、生态化、景观化的新城,能充分满足以及适合转移农民各种切身需要的,即要安居、宜居,又要乐业的新型城市。中国农村城镇化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有专家估算近几年就有几十万个亿,但是我劝原来城市里那些以逐利为唯一目的的房地产商们,就请不要转战农村城镇化这个无边的大市场了。三是“三农”的“三化”虽然是个怎么说都不为过的大市场,是保障下一阶段中国社会与经济持续发展的新引擎,但是这得先有投入,然后才能有产出,可这个投入可是天文数字的,这笔钱国家财政拿不出来,地方政府也指望不上,因为相当多的地级与县级政府都是负债的政府,民间资本与外资将是主要渠道,如何引出民间资本与外资,这可就是项层设计的事了,就看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制定什么样的融资政策了。
如何实现三农的三化问题
评论
5 views
最后,我想再说两个属于深水区的建议,我认为我上面说的一些想法和意见还是表面化的,最后这两个建议可能是多快好省地推进中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关键。一是彻彻底底地取消将中国人分为城市人与农村人的户籍制度,现行的户籍制度在历史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今天看来它却成为了严重障碍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壁垒,建议把“户口簿”送进博物馆,再把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统一改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身份证”。二是取消现行的市管县区划,将全国所有的县域划规省直辖,这是从根本上限制现有省会城市和地级城市无限扩张的根本办法,现有的大中城市不是从此就不建设了,而主要是完善与提升已有城区的功能,解决城市病,省级政府要把主要的精力、财力和资源倾斜到农村去,投入到实现“三农”的“三化”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