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多家互联网企业以及上市中介机构人士认为,解决互联网企业在A股上市的问题已显急迫,希望监管层能从长远出发,改变互联网企业的准入门槛,并以试点的方式建立互联网发行上市快速通道。笔者认为媒体仅仅凭借业内人士的说法未免有失偏颇,因为媒体引用的业内人士是等候公司与中介机构,他们是绿色通道的最大受益者,只能算是既得利益集团,而没有征询投资者的意见,实在有失公平。
阿里巴巴 新浪 等互联巨头纷纷选择在国外上市,让国外投资者分享互联网巨头高速成长的成果而中国投资者无缘,管理层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纷纷调研互联网企业,深交所总经理宋丽萍就曾直言,创业板启动后,阿里巴巴等企业还是去海外上市,“值得深交所反思”。为此针对互联网企业前期盈利不足的问题,降低财务门槛,让亏损互联网企业上市融资已经达成共识,但是业界尚不知足,要求开通绿色通道,让互联网企业优先上市。
笔者认为只是不妥当的,首先资本市场应该一视同仁,三公原则是资本市场赖以生存的基础,不能因为你是互联网企业就可以具有优先权利,就可以不排队,就可以优先上市,何况还是未盈利的互联网企业上市,那么对等候多年的排队公司是十分不公平,等候公司中也有许多优秀企业,也有许多新技术行业的代表,就是传统行业中的有些股票也并非泛泛之辈,也能给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而且回报率并不会比互联网企业差,何况互联网企业还没有盈利,未来经营风险较大,能否给投资者带来回报还是一个未知数,美国互联网泡沫就导致大量互联网公司倒闭,在互联网泡沫时代,中国能够生存下来的互联网公司有几多,大家心知肚明。
其次中国排队等候公司众多,而且各个公司都亟待资本市场输血,因此需要理顺未盈利企业尤其是互联网企业与已经盈利企业尤其是互联网企业上市次序问题,既然管理层支持尚未盈利的互联网企业在创业板上市,那么更应该支持已经盈利的互联网企业在创业板上市,换一句话说,支持互联网企业尤其是未盈利的互联网企业上市不能给市场造成一个错觉,那就是一路开辟绿色通道,为未盈利互联网企业上市开绿灯,而忽略延迟了已经盈利的互联网企业等优秀高新技术产业的上市,这对优秀企业就显得不公平了,经营好的企业还不如亏损企业容易上市,资源优化配置功能在哪儿?
三是中国股市虽然定位于圈钱市融资市,担负着支持实体经济的重任,但是投资者的利益也不能不顾,也就是说新股发行要兼顾市场各方利益,要兼顾二级市场的承受能力,不能因为实体经济有融资需求,就把二级市场打压得体无完肤,让投资者纷纷逃离。就创业板而言,由于证监会已经承诺合理分配上市资源,让沪深股交易所均衡发展,创业板融资额度将会适当降低,而等候公司中有很多更愿意在创业板上市,这就有一个资源如何分配问题,一旦资源偏向未盈利互联网企业,开启了绿色通道,那么创业板有一个容量问题,能否在短期内容纳如此之多的公司上市,如果不顾市场承载能力,强行安排公司上市,创业板暴跌又该如何应对,难道市场化改革之下,要再来一次暂停新股发行吗?那样的话不仅优秀的已经盈利的企业都无法上市融资,就更别说尚未盈利的而企业了,因此上市资源如何安排就不得不考虑。
四是在现有制度下,退市难依然是一个问题,互联网企业是一个烧钱的行业,需要不断的资金支持,上市以后亏损再融资将碰到现有法律障碍,一旦离开再融资,互联网企业可能发展会遇到巨大障碍,因此还需修改现有再融资制度,其次尚未盈利的企业尤其是互联网企业未来经营非常不稳定,真正成功的互联企业少之又少,如果连续三年亏损,该不该退市,一旦退市,投资者基本血本无归,出现退市难也不好办了,成为占着茅坑不拉屎的主,就不再是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了,反而成为劣币驱逐良币的典型,是搬块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五是目前中国市场定增没有门槛,互联网企业规模较小,一旦盈利较难,为了规避退市,上市以后纷纷选择定增融资,扮演不断并购的事情,对资本市场是一个巨大考验,也不符合创业板不能借壳的问题。
六是在支持互联网尤其是不盈利互联网企业上市,有一个大股东减持问题,由于中国股市减持门槛很低,而大股东持股成本很低,一旦出现经营风险,在二级市场大量套现以后,再以股份质押回购曲线减持,流一地鸡毛给二级市场,投资者利益如何保护的问题。
因此笔者认为对未盈利互联网企业开辟绿色通道的做法,在目前市场环境下,应该谨慎对待,不宜操之过急,还需要制定很多配套的法律规章制度。搞不好就会造成新的问题。可以选择在新三板先挂牌上市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