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 – 中国的机遇与印尼的挑战之年(中)
由于我国人民币尚未完全开放资本项下的自由兑换,加上我国政府拥有巨量的外汇储备和预期将持续的国际贸易顺差,虽然目前国内经济形势严峻金融状况也有堪忧之处,但我国政府拥有可采用的多种财政和货币等政策工具手段,因此,估计那些国际投机资本现阶段还无力炒作人民币,因而相较于其它新兴国家,我国面临的来自国外金融投机资本攻击而引发国内重大金融动荡的风险相对要小得多。而目前这种美元价值转化所带来的全球原材料市场和各国金融货币市场的动荡局势反而为我国在2015年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维持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扩大对外投资合作与采购和推进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等都提供了十分难得的战略机遇;而同样的这种国际经济金融局势对于2015年的印尼来说却是挑战大于机遇,下面笔者就这几个方面进行简单地分析和对比:
n 人民币国际化的机遇:美元目前从国际市场尤其是从新兴市场往美国国内市场的流动,势必造成其在国际市场尤其是在新兴国家的相应收缩,这种美元在全球市场上的流动性收缩,恰恰为我国人民币的全球性扩张腾出了更大空间,为加快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提供了难得的战略佳机。这一佳机适逢我国政府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一带一路”的与相关国家合作发展的共赢战略,二者将相得益彰,让人民币的国际化有了更加坚实的基础和亮丽的前景!同时也为相关遭受美元流出的新兴国家减缓因美元流出所带来的金融动荡和货币贬值压力及维持经济增长的稳定做出贡献。毫无疑问,印尼也将是与我国扩大合作而能分享到双赢机遇的重要国家,笔者建议印尼政府和相关企业在佐科威总统号召“向中国学习”的氛围下,充分利用中国的资金、技术和过去数十年经济高速发展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累积的经验和技术,破除对美欧日本技术的迷信和对中国技术的可能偏见,配合佐-卡新政府努力建设印尼各项基础设施的执政战略,积极扩大与中国政府和相关企业的合作,大力引进中国的资金和技术,为印尼年经济增长率早日达到7%的目标,为改善和提高印尼民众的生活水平做出积极贡献!
为配合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需要我国进行各项金融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大力发展国内各种金融产品市场,拓展人民币投资渠道,力争在未来10-20年的时间里让人民币取代欧元成为第二大的国际贸易结算货币和各国政府、团体和个人拥有的第二大的储备货币,努力实现占据约30%左右的全球贸易结算货币和全球储备货币份额的中期目标。为此在近年建立的金砖银行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的机构里,笔者建议改用人民币而非美元作为它们的基础货币更为积极进取。同时也建议在对外投资与合作及对外各项贷款的具体业务中,尽可能地采用人民币而非美元作为标的货币,为此目的,笔者建议对这些“外汇”人民币的贷款利息在未来数年内需要做出有别于境内人民币的安排以利于竞争国际市场份额。此外,在前段时间与一些国家建立人民币双边直接交易和清算关系的基础上,笔者还建议我国政府尽早设立人民币境外管理与清算中心。为利于将来更有效地宏观管理境内人民币和“外汇”人民币,避免“外汇”人民币可能带给国内金融市场的风险,建议该人民币境外管理与清算中心独立于中国人民银行,即:中国人民银行主理境内人民币,境外管理与清算中心主理“外汇”人民币,核心点即是将境外人民币作为与美元欧元等同性质的“外汇”实行相应管理。
而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及尽早达成上述中期目标,必然会要求尽快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的自由兑换,在国际投机资本实力强大,屡屡兴风作浪给不少国家带来过灾难的现实教训下,在放开人民币资本项目自由兑换后,如何管理那些“外汇”人民币和其它国际货币如美元欧元等进出国境的流动性,如何有效防范国际投机资本对人民币可能进行的攻击,这是我国政府和国内金融界急需解决的重大现实课题。此外,伴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外汇”人民币数额的越来越大,那些拥有越来越多的“外汇”人民币的外国政府、团体和个人都必然会要求其拥有的人民币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众多的投资机会,如何增加国内金融产品品种扩展国内金融产品交易市场及尽快改革国内相关金融市场的交易制度,以满足“外汇”人民币持有者的需求,同时又能有效管控其可能的带给国内金融市场的不良影响,也是我国政府和国内金融界亟需解决的重大现实课题。从拓宽国内金融产品交易市场角度考虑,依笔者之浅见,仅就国内股市而言,为配合人民币国际化战略大局,股市实行登记制已经迫在眉睫,加快推出“深港通”也符合市场需求,将T+1更改为T+0的交易制度也十分必要,此外,取消10%的涨跌幅限制也值得考虑;同时,与美国、欧洲各国等的股市“互通”谈判也可以提上议事日程。
笔者认为,在现有的而非笔者货币理论描述的国际货币体系框架下,如何解决主权国家货币资本项下的自由兑换与实行对外汇流动的有效管理以达到避免其货币遭受国际投机资本的攻击而发生金融甚至经济危机,是当今国际金融界最为重大和最为现实的理论与实践课题!笔者不相信欧美那些信奉国际金融自由主义价值观的政府与学者能够解决这一重大金融课题,而寄希望于新兴国家尤其是我国政府和那些没有被欧美国际金融自由主义价值观洗脑的奉行中国传统的中庸之道价值观的金融专家们去解决该课题。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行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进行理论创新,在具体实践中逐步完善理论,摸索出一条与欧美目前这种频繁地带给其它国家金融动荡局面的国际金融自由化完全不同的道路出来。假如我国政府和金融界专家们能有效地建立起相关制度和培育出相应市场环境而成功地达成上述目标,笔者坚信其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对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所做出的贡献将超越过去数十年来任何一项荣获过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济或金融理论的成就!
而对于早已实行资本项下自由兑换的印尼货币而言,过去遭受的金融动荡尤其是1998年金融危机带给国家和民众的惨痛经历,值得印尼政府认真吸取教训,反思和抛弃美欧的国际金融自由主义价值观,在面对2015年全球金融动荡尤其是新兴国家金融动荡局势时,在面对国际投机资本可能会攻击印尼货币的现实威胁下或者面对国际投机资本攻击他国货币而给印尼币造成极大恐慌的情况下,印尼政府也需要“向中国学习”与中国合作,要有所作为,坚决维护印尼币汇率相对稳定,为本国的经济发展营造出良好的金融环境。
笔者最后还要指出,如何避免国际化后的人民币成为其它国家产生金融动荡的推手或元凶也是需要认真对待的金融课题,虽然中华文化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传统,但是金融资本固有的贪婪本性全天下是一样的!假如将来国际化的人民币也给其它国家带来经济金融动荡的后果,中资投资公司也像目前某些美欧投资公司那样给其他国家和其民众带来经济金融灾难,那将会给我国的国际形象带来十分恶劣的负面影响。从这方面考虑,人民币的国际化一定要走与各接受国的实体经济相结合,与我国企业的产业外迁扩张和产品技术设备等的进出口实务相结合的道路,服务于实体经济,为接受国的经济发展、基础设施改善和当地民众的生活水平提高做出积极贡献,为树立我国良好的正面国际形象做出贡献。
n 人民币汇率稳定的机遇:由于笔者认为目前国际投机资本攻击人民币的几率不高,因此影响人民币汇率在2015年的稳定所面临的最大不确定因数被排除。在国际市场各种原材料价格大幅滑落的情况下,作为全球各类原材料最大的采购国,将节省庞大的采购成本!以原油为例,假如原油价格在2015年全年维持在50美元/桶附近的水平,仅原油的正常采购(不包括扩大原油储备的采购部分)全年将节省超过1000亿美元的采购资金!出口产品价格虽然也会下滑,但幅度会相对较小,因此从进出口贸易上分析,结果将是国际贸易经常项目项下的顺差会扩大,保守估计仅因原材料价格滑落因数就将为我国在2015年带来额外的贸易顺差约500-800亿美元!估计全年的贸易顺差金额会超过2000亿美元,这一因数将有利于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由于预计国内经济增长持续放缓,笔者认为人民币将在2015年再次降息,而美国经济增长前景较为明朗,美元有可能加息,因而二者的息差会进一步收窄,因此预计有部分以前进入中国赚取息差的资金会流出中国,虽然难以估计具体的流出金额,但这一因数会导致人民币对美元贬值,而且笔者认为该因数将是人民币汇率在2015年波动的最大不确定因数;此外,随着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对境外资金来华投资的吸引力将下降,与此同时随着我国政府“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和人民币国际化的加速,国内各方对境外投资仍将维持高速增长势头,笔者预计资本项下在2015年将出现高达约200亿美元的逆差,这一因数将利于人民币对美元贬值;也因国内经济增长放缓之故,推动出口是可预期的采用手段,在众多新兴经济体货币于2013-2014年间兑美元已经大幅贬值的情况下,为保持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我国政府会希望货币适当贬值;加上国际金融市场处于动荡时期,如果某个国家货币像2014年的俄罗斯货币那样出现大幅贬值,也会对人民币产生影响而促使人民币出现贬值;同时,基于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考虑,又要求我国政府维持人民币兑美元的相对稳定;最后笔者还得指出,境内外团体和个人对人民币汇率走势的预期因数也不可低估,该因数将对人民币汇率的变化起着重大作用。等等。
综合考察上述各项因数并加以权衡,笔者认为人民币在2015年对美元出现小幅贬值的可能性较大,全年对美元波动区间在6.0 – 6.5之间是可以预期的。假如没有原材料价格大幅滑落带给国内额外贸易顺差的机遇,在国内经济增长放缓经济结构调整深化和国外金融动荡加剧的严峻局势下,人民币要维持笔者上述预期的相对稳定的波动范围就会变得困难得多。
(未完待续)
杨钦松
2015年1月11日于雅加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