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的哲学家与快乐的猪(10月18日)
关键词:人生感悟 思想者
从古至今,上到庙堂之高,下到江湖之远,从达官显贵到草根平民,历来都是越是聪明的人越没有人缘,越是有思想的人越是纠结。
聪明的人没人缘是因为与聪明的人为伍会让人感觉自己吃了亏,而缺乏安全感,越有思想的人生活得越纠结的原因是他们过于幼稚地沉溺于自己的内心世界,甚至在其中迷失而无法自拔?因为自古愤怒与激情出诗人,那些让人看上去抑郁的人,在痛定思痛之余,让自己变得沉稳,就成思想家了。
其实思想者更多的是基于思想无处安放,并以非正常的状况流露出来,就成为愤世嫉俗的怨言了,真正是应了那句话“近则不逊远则怨”。
犀利的思想都是愤世嫉俗的,良民顺民都关注自己的柴米油盐与生活情调,即使意识到自己有犀利的思想存在,都会将其作为辅助因素,并用理性约束,怎么会有伟大的思想呢?就像是总牵挂着小家安危的人,会收敛自己的野心一样。
人的情绪与心理时刻都处在变化状态之中,随时随地都有可能诞生伟大的思想。思想在绝大部分时候都是有鲜活的生命的,是有保鲜期的,但能接受别人思想的影响的人,毕竟是极少数,这就导致绝大部分思想者是受到冷遇的,除非你愿意把自己的思想冷冻并雪藏起来,否则就很难有持续的生命力。
似乎每个人的内心都极度焦虑,或者在习惯性的逻辑引导下逐渐变得焦虑,他们有观点就倾向于充分表达出来,不仅如此,而且既然表达出来就不希望被误解,表达出来之后就希望被采纳,被采纳就希望有结果,有了结果就希望得到认同与感激,至少不会因言获罪、引火烧身。
人都说“语不惊人死不休”,其实很多思想者所梦寐以求的,都是与媒体结合,让自己的思想能广泛传播,绝大部分时候,思想本身不仅不会给自己带来物质财富,反而会消耗自己的物质财富,甚至会给自己带来危机与灾难,不仅不能促进自己的行动,反而会对自己的行动力起到阻碍作用。
媒体需要的是文字游戏,通常都会以“标题党”甚至断章取义的方式去吸引读者。那些能追求客观真实的也可以算是比较有责任心的媒体了,能追求有观点的内容的媒体,就更是难得。在有观点的前提下,可以拥有专业的态度,上升到符合逻辑,有数据支撑,有理有据有节,则可以标榜成为标杆了。
思想者是痛苦的,因为在内心有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同时又充满焦虑与恐慌,但又充满危险,因为祸从口出,那似乎是不公平的,但从辩证角度看,不公平恰恰就是公平。因为没有人强迫你必须成为有思想的人,并让你抓住思想,追求思想,坚守思想,与思想融为一体。
你所关注的事情将决定你是什么样的人,反过来说,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关注什么样的事,并以自己的方式解读。但享乐至上的时代,让人在享受刺激的同时,越来越接近于动物的本性。但思想者也会成为自己的掘墓人,因为他们所传达出来的思想就是为自己所贴上的标签,就是对自己生命的诠释。
人类在被赋予思想的同时,就意味着比那些低级动物要痛苦。我们总是面临选择的局面,比如到底是做个有思想而痛苦的哲学家,还是做一只简单快乐的猪?绝大部分人都选择快乐,却又不甘心做一只“猪”,很多人都追求做哲学家,却又难耐内心的痛苦。
猪的快乐在当下,看不到快乐会使得其很快面对死亡;而哲学家的快乐在未来。当你认识到自己的快乐是在未来,也就不会为当下的痛苦而纠结了。
贾春宝
2015年10月18日星期日
电话:13301122671,(010)8958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