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新闻热点回顾(2015. 12.6~12)2015第50期
The Weekly Hot News Review,Dec. 13, 2015
一周新闻热点回顾(2015年12月6~12日)
(把握当今时代风向,留下当代历史瞬间——何其行)
【巴黎世界气候大会艰难达成共识 多国专家为中国点赞】
《科技日报》巴黎12月12日电 巴黎气候大会(COP21)12日延时一天并进入最后加时阶段,大会协议最终出炉。《科技日报》记者在会场采访了多位气候专家,在最后时刻,各国代表和学者都对中国给予期望,并高度评价中国在此次大会中发挥的作用。
原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一工作组副主席、世界气候学领域的著名学者、气候变化研究方面的权威让·如泽尔接受《科技日报》采访,并就中国代表团在最后几天谈判中的角色问题予以了积极回应。如泽尔表示,中国近年来在气候变化问题上都扮演着积极角色,特别是在建立德班平台以来,中国在凝聚国际共识,积极协助法国筹备巴黎气候大会,在促进COP21达成重要成果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比利时气候变化专家、欧盟负责气候评估机制问题的顾问Sarah Kuen表示,中国的作用非常重要,特别是在每五年一次的盘点机制和透明度问题上,中国对巴黎大会取得共识起到了关键作用。
利马气候大会主席、秘鲁环境部长比达尔表示,中国在近年的气候谈判中发挥了极为重要作用,扮演了积极推动谈判进程的关键角色。
在12日中午的全体大会上,巴黎气候大会主席法比尤斯宣布,在150国首脑参加开幕式,并通过各国代表两个星期的共同努力,大会形成的最终成果是一个具有雄心、平衡、公正、持久、动态和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他感谢近几天和几夜来各国谈判代表的贡献,感谢包括中国在内的各方在4年来携手取得的巨大成就,并促成全球气候变化谈判达成历史性共识,终结了哥本哈根的挫折。巴黎气候大会协议明确了将2020年后每年1000亿美元气候资金作为基础并在此后逐步提高,包括制定2025年的新目标;建立每五年一次的盘点机制,并在此基础更新自主减排目标;远期目标方面在本世纪末将升温控制在2摄氏度以下,并尽力向1.5摄氏度努力。
195国谈判代表自11月30日至12月12日密集开展双边、多边和全体性谈判与讨论,最终达成共31页的文本。共同但有区别责任、适应、损失和损害机制、资金等发展中国家关切的问题在这一协议中得到了体现。巴黎气候大会历史上首次将所有国家纳入减排进程,并调动了全球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到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之中。


左图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公平合理的气候变化治理机制》的重要讲话
右图为非政府组织在巴黎气候大会谈判会场外高举标语,要求发达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做出更多努力
【阿根廷总统马克里宣誓就职】
《新华网》布宜诺斯艾利斯12月10日电 阿根廷新当选总统毛里西奥·马克里10日在国会宣誓就职,任期四年。他的竞选搭档加布里埃拉·米凯蒂随后宣誓就任副总统。
宣誓仪式后,马克里在就职演说中呼吁全国民众团结建设“二十一世纪的阿根廷”。他指出,“零贫困”“打击毒品犯罪”和“团结所有阿根廷人”将成为新政府未来工作重心。
他强调,未来将强化司法部门独立性,防止司法机构成为政治工具;坚决打击腐败,对一切腐败行为“零容忍”;加强社会治安力量,提升民众安全感;改善公共教育基础设施和教育水平,构建“广泛的、包容的、符合二十一世纪现实的教育体系”。
阿根廷国会参众两院议员、新政府内阁成员、地方行政首脑及社会各界代表参加了总统就职仪式。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特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吉炳轩和来自巴西、智利、玻利维亚、乌拉圭等国的领导人和代表出席仪式。

图为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马克里总统(左)从参院临时主席皮内多手中接过总统权杖
【乌克兰总理现身议会遭袭 引发议员混战】
《新浪资讯》报道 当地时间12月11日,乌克兰总理亚采纽克现身议会发布年度政府报告,遭到来自总统所在政党的议员袭击,之后引发议员混战。现场一片混乱,还有人拍手喝倒彩,场面一度失控。乌克兰总理稍后表示,这儿有太多白痴,我不会对这件事发表任何评论。
中国网民看到这条简短的消息,纷纷发表看法。
一个山东东营网民说:“一个支持率只有1%的人依靠美国人的霸道,死皮赖脸坐在总理宝座上,这也是美国人支持的民主?萨卡仕维利就是亚采纽克的下场!有家难回,有国难投。”
一个四川成都的网民说:“好惨啊!一个好端端的国家给‘颜色革命’搞得这个德性!!”
一个江西南昌的网民调侃说:“乌克兰政府和议会阖家欢乐,热热闹闹,多好呀!反正国家也分裂了,外国人都可以作部长,多好啊!”

图为乌克兰总理亚采纽克11日现身议会发布年度政府报告,遭到来自总统所在政党的议员袭击,之后引发议员混战
【普京警告莫对俄驻叙部队挑衅:威胁将被立即摧毁】
《环球时报》12日报道 俄罗斯总统普京11日像往年一样在国家国防指挥中心主持召开年度国防部扩大会议。作为军队最高统帅,他对今年军队工作情况进行了总结,并确定明年军事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工作方向。
《俄新社》11日报道称,普京在会上谈到俄军在叙利亚的军事行动时说,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军事行动并不是出于地缘政治和测试新武器的需要,而是迫于“伊斯兰国”(IS)对俄罗斯的直接威胁。俄罗斯空天军、海军使用最新型的高精度武器系统沉重打击了恐怖分子的设施,改变了该国的局势。应当对俄罗斯部队集群在叙利亚的行动给予高度正面的评价。这是国防部、总参谋部军官、空天军飞行员和海军士兵的成果。
普京还向企图对俄罗斯驻叙利亚部队挑衅的人提出严厉警告。他说:“我要警告任何试图再次挑衅我们的人,我们采取了保障军人和空军基地安全的额外措施,部署了新的航空兵部队及防空系统。我已下令,采取极端强硬措施,任何威胁到俄罗斯部队集群或地面设施的目标都将被立即摧毁。”
西方媒体注意到,普京在谈话中说,“叙利亚自由军”5000人部队正在与叙利亚政府军一起进攻恐怖分子阵地,他表示要向“叙利亚自由军”提供援助。美国《商业内幕》11日称,这是莫斯科首次表示——在打击IS的行动中支持巴沙尔的反对派。对这一点,有专家指,普京的做法是正确的,因为普京认识到要击溃IS极端势力,必须要结成广泛的联盟和统一战线,应当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这其中应当包括巴沙尔政府的反对派。

图为普京在俄罗斯年度国防会议上放出狠话,“任何威胁俄军及其基础设施的目标都将被摧毁”
【加州枪击案IS称负责 奥巴马再次誓言剿灭恐怖分子】
《中新网》讯 本月初,美国加州南部圣贝纳迪诺市2日发生枪击事件,造成14人死亡,21人受伤。最近,IS声言对这起枪击事件负责。总统奥巴马随后在白宫发表电视讲话,将加州枪案定性为“恐怖主义行为”,宣布美国面临的恐袭威胁已进入“新的阶段”,必须通过国内国外多种手段确保反恐取得最终胜利。美国多数媒体解读认为,奥巴马此番讲话旨在重塑美国人的反恐“信心”和自身的“安全感”,但他未能解答外界对美国反恐战略的疑问。

图为奥巴马再次誓言剿灭恐怖分子
【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举行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领奖】
《中新网》讯 当地时间12月10日,2015年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音乐厅隆重举行。包括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在内的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以及经济学奖得主共10人获颁各自奖项。在颁奖词中,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教授汉斯•弗斯伯格高度评价屠呦呦说:“屠呦呦在中国参与了抗疟新药的研发工作。她成功提取青蒿素,引发抗疟新药品的研发,挽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在过去的15年间,这一药物使疟疾的死亡率下降了一半。”


图为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在2015年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接受颁奖
【朝鲜功勋国家合唱团和牡丹峰乐团赴华演出 12日晚演出“因故取消”】
《中新网》讯 朝鲜功勋国家合唱团和牡丹峰乐团于本月10日至15日赴中国,进行友好访问和演出。据报道,朝鲜两支艺术团体的中国之行将为增进朝中两国人民的友谊、进一步发展文化艺术交流作出贡献。朝鲜牡丹峰乐团由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组建。朝方称,牡丹峰乐团符合“新世纪要求”。功勋国家合唱团则是在金正日的关怀下,成长为独立的正规队伍。据称,此次朝鲜乐团将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演出,并演唱中文歌曲。
但是,《网易娱乐》12月12日晚报道,国家大剧院发布公告称原定举行的朝鲜功勋国家合唱团和牡丹峰乐团演出因故取消。公告原文如下:
亲爱的观众朋友:
原定举行的朝鲜功勋国家合唱团和牡丹峰乐团演出因故取消。由此给您带来不便,我们深表歉意,感谢您对国家大剧院的理解和支持。


图为朝鲜功勋国家合唱团和牡丹峰乐团演出的精彩节目剧照
【法举行大区选举 极右政党得票大幅增加】
《法新社》报道 当地时间12月6日,刚刚经历造成惨重伤亡恐袭事件的法国,举行大区选举第一轮投票,极右翼政党“国民阵线”在16个大区中的6个得票第一。随后,法国左翼政府总理瓦尔斯首次公开明确号召三个“国民阵线”得分最高大区的选民抵制极右党候选人。法国极右翼政党主张排外,“反全球化、反移民、反申根协定”。观察认为,选民普遍对移民感到不安、对是否可能再次发生大规模恐怖袭击感到焦虑,令极右政党得票大幅增加。

图为法国大选极右政党声势大涨,法总理号召选民勿投票进行抵制
【靖国神社传爆炸声嫌犯被捕 系韩国男子】
《中新网》讯 今年11月23日,日本供奉甲级战犯、多次因日本领导人参拜引发国际抗议的靖国神社传出爆炸声响,无人伤亡。日本警方在现场残余爆炸装置上发现韩文,并判断其是一个简易定时爆炸装置。12月9日,东京警视厅逮捕了一名有作案嫌疑的韩国男子。该名男子在接受审讯时表示,由于其初次制造的爆炸事件“未达到预期效果”,故二次赴日本,准备“再做一次”,结果被捕。

图为11月23日日本靖国神社发生爆炸,日本警视厅在现场搜寻爆炸残留物
【新疆遭遇罕见特大暴雪 气象台发布暴雪红色预警】
《新华社》讯 据新疆气象台统计,12月10日2时至11日17时,北疆沿天山出现了大范围暴雪天气,具有降雪强度强、积雪深度厚、持续时间长、影响程度大等特点。
新疆博乐、玛纳斯、小渠子均出现50年来12月份最大降雪,乌鲁木齐、米东区突破冬季降雪历史单日极值。
从10日晚间开始,乌鲁木齐遭遇暴雪袭击,持续10多个小时的降雪使市区交通严重受阻。11日,积雪深度达37厘米,为1951年以来首次出现的特大暴雪。乌鲁木齐气象台发布了极端天气暴雪红色预警。
南方天山上的小渠子测站积雪已达59厘米。
降雪造成大面积航班延误,机场已经有超过100个航班延误或取消。气象部门预计降雪还将持续。



图为新疆乌鲁木齐网民发来的一组雪后照片
2015.12.13编撰
(发自澳大利亚布里斯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