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微企业的生命线


   个体与小微企业从80年代兴起,是因为一个普通人通过努力能够提升阶级。这促成了我们国家第一批改革开放的成功,下海也由此而来,阶级的流动给我国的发展带来了蓬勃生机,那时候,做个体的比公务员工资高,甚至超过各行各业的收入,因而下海的人越来越多,城市越繁荣,提供的岗位越多。随着城镇化的发展,,由于生产力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口参与到个体及小微企业中去,而第一批个体升级为企业,这是我国的第一代民营企业家。近十年竞争的加剧,慢慢也形成了多商圈,支撑着城市的扩大,吸纳了更多的就业。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城区扩张式的就业人口戛然而止。个体及小微企业的发展面临着死亡的危险,这是因为门面成本、人工成本、竞争压力,互联网的销售模式的变革已经让个体和小微企业无从适从,地域的差距更加剧了这种现象。所以不论电商平台发展多少家,如果无法破除假货,破除垄断那么仅仅靠页面那前排的企业对于实体经济的发展是没有任何帮助的。未来经济的蛋糕怎么分,经济怎么发展,这才是每个人应该关心的。每个中国人,最怕的就是中国真的陷入中等收入陷阱,那才是深渊,贫富的差距与阶级的固化,那才是中国的悲哀。前段时间看到新闻中楼部长说的,中国百分之50的概率会陷入中等收入陷井,我感觉十分后怕,中等收入陷井必然意味着垄断经济的产生,倒金字塔的末端,寡头的形成及阶级的固化,国企的垄断和民企的垄断才是最大的问题。这段主要总结了为什么我国现在改革的根本目标就是破除垄断,培育千千万万的小微企业是生产力提高的必然选择。

如今商业模式的改变迫在眉睫。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处处看到这种变革。目前看国家对于小微企业的扶持及商业的措施:

1)各地放开金融市场,贷款公司兴起,本质上就是为了打破银行垄断,促进小微企业的融资,现在贷款的手续已经非常便捷。(当然存在问题是民营企业是私人的,亏的是私人的。国企是国家的,亏的是国家的。小微企业永远融资并不具备优势,我认为融资问题也并非中小企业的生命线)

2)增加销售平台、例如京东等(再多的平台,页面只有40多家,这无法解决强者越强的市场问题)

3)鼓励各大企业创建自己的电商品台。传统的商场也在建设自己的电商平台。传统零售在转型,建立独立的销售平台(本质同上)

4)对于淘宝电商的征税及假货的打压。

(其实这是不应该的,实体店现在也有很多假货,实体最大的优势除了体验感还有一点是信誉,然而这是因为现在的模式有假货滋生的土壤。也不应该对淘宝征税,市场经济应该按照市场渠道解决。否则只会增加消费者的负担。)

5)国家为了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甚至试点给予直销牌照等等。(但是和安利一样,很多试点从诞生之初就没有很严格的规范从小米的发展可以看出,销售才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如果没有销售,再好的产品也无法获得认可,由此可以推断,对于商业变革,必须要从销售渠道来变革,对于小微企业及实体企业的支持应从金融全面转向销售)

6)对于中小企业税费的支持

我国既然明确了以万众创新的目标,就应该营造小微企业的土壤,毕竟就业人口及发展不可能靠几个大型企业支撑。微信的混乱,直销的凌乱,实体店主的无奈,实际上透漏了当前的商业模式已经不适合我国的发展现状。中小企业及个体需要销售渠道的支持以打破垄断。与国企相比,民企的中小企业融资难是天生的,这种没办法解决。其实中小企业现在最大的困难不是资金,而是销售。一个企业的销售是生存的第一要素,看看各行业的垄断,中小企业的销售成本及生产成本不断升高,利润却极低,这就衍生出了数以万计的血汗工厂没,这是因为有这个市场需求。一个企业销售是灵魂,从中小企业来看,对中小企业最大的支持是销售 ,以目前的销售条件下,中小企业的营销成本,成了最大的发展困难,因为不可控制,最可怕的是下血本推广的情况下,消费者仍然不信任。所以再好的产品没有销售也不可能购买。从消费者来看,假货就在身边,一个假货横行的国家,是很难产业升级的。这例子就不举了。实体店,随着经营情况的恶劣,利润的减少,也出现了很多假冒的产品,专卖店卖杂牌这种情况就是很明显的例子。因此更加凸显了现有的商业模式的不合理,为假冒伪劣的生存创造了商机。当然,我们国家现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所以我们更应该宽容对待改革。作为普通人,我感受到了国家对于反腐的决心,看到了国家对于商业变革的尝试,看到了其他国家没有的中国模式,因此我作为一个普通人,更加坚定相信国家能够走出中等国家收入陷井,破除垄断。让假货在我们国家无从遁形。下文是最重要的论点及建议,包含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