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企业的高收入才是问题的根源!


 民生企业的高收入才是问题的根源!

-----一位朋友说我的文章含蓄不愿意公开的中国特色定律!

汪华斌

昨天朋友到一位朋友,他说他上网看到了我说民生企业效益好的文章;他说他明白我本来是想说民生企业就不应该效益好,因为这是一个关乎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居民生活费用的社会问题。他赞成我的观点,民生企业舒心则只能是居民闹心;而要居民舒心,则只能是民生企业闹心。正因为如此,他赞成我的观点;民生企业员工的收入水平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平均及偏下,因为这样才能证明民生利润最小化。而现在中国制造越来越艰难了,因而老百姓的收入水平下降越来越大;反而倒是这些国内的民生企业效益突飞猛进,结果中国社会的民生企业竟然成为中国社会的收入龙头。

是啊!中国社会的民生问题无外乎两大类,这就是民生产品的价格上涨与民生产品的假冒伪劣。价格上涨控制权根本不在老百姓手中,因为我们社会相当多民生产品的垄断权全部掌握在国企手中;这些垄断民生的国企并不是让利于民,而是按照自己的利益需要来随心所欲地上涨。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社会的民生产品价格竟然成为全世界最高的;这就是为什么在中国制造慢慢退出全世界的舞台上,而只有我们社会的经济依然高速增长;因为这全部是因为垄断国内民生市场的原因。可以这么说如果中国社会的民生产品全部由西方国家供给,则全中国的国企估计也就不剩下多少了;因为这些长期垄断国内民生市场的国企不仅没有任何核心竞争力,而且服务态度恶劣;唯一的就是价格世界第一,这就是中国经济稳定而快速增长的秘密。

正因为如此暴利,所以民生市场假冒伪劣越来越多;现在竟然普遍到老百姓身边基本上不会有不是假冒伪劣的民生产品。如我们社会的毒奶粉,所以中国人全世界捞奶粉;我们社会的毒大米,所以现在中国人已经分不清大米的质量了;因为大家只能是吃贵的概念大米,结果又在这里上当受骗了。至于住房已经使绝大多数中国人失去了住房希望,因为大家知道在中国社会改善住房那可是权贵者的意愿;老百姓对住房的价格连看的勇气都没有。最后是民生的水、电、气,这是老百姓离不开的民生产品;但随着改革的深入,这些价格上涨的幅度早就超过了老百姓的工资上涨幅度。正因为如此,所以不少家庭这些开支竟然由毛泽东时代的不到家庭收入的百分之三上涨到百分之十五;如果再加上其它与新增的民生消费,现在老百姓家庭中的日常民生消费早就超过百分之三十了;这还不包含特殊情况下的需求,因而这也是现在老百姓越来越因为民生压力而郁闷的原因。

我们看到对于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下滑的原因,竟然包括一些大牌的经济学家在内的专家们都把矛盾聚焦在了外部因素这块;什么世界经济形势不好,出口受到影响。然而无论如何影响,我们社会的民生产业依然是经济高涨;这也是我们社会虽然房地产受到限制,但经济增长点竟然还是那么旺盛。不是有专家学者公开表态,“中国经济今后20年都能保证8%的高增长”;因为民生产业的效益越来越好与社会经济总量的份额越来越大。因而即使中国真的到了出口量为零,我们社会保证百分之八的经济增长是没有问题的。只是痛苦了老百姓,因为现在在出口产品这里谋生的绝大部分是普通老百姓;而垄断民生产业的则清一色的全民所有制的人,这就是中国社会的本质。

长期以来,中国社会的收入增长不如GDP增长快;因为我们社会的民生产品在快速交换中增值,从而使国民经济高增长与财政收入高增长;但老百姓的消费成本却越来越大了。尤其是那些不能在产品周转中获利的普通老百姓,他们的收入造就被平均数所掩盖而真也是实际早就囊中羞涩了。因为在我国劳动收入占GDP的比重本来就偏低,再加上很多自谋出路的老百姓更加艰难;所以中国居民收入增长跑不赢GDP的比比皆是,而与GDP同步增长的也只有体制内的这二亿人。然而体制内的这二亿人中收入水平增加主要依靠CPI,于是收入跑不赢GDP的老百姓还得承受CPI带来的额外负担;也就是说在我身边就是十年都没涨工资的人,然而我们社会并没有对这些进行民生补贴;因为越是这样的人其单位福利越差。这也是今天中国老百姓不仅因为买不起住房而没有房住的问题,而是日常民生开支就成为了他们身上的大山;而且到今天也没有显示越来越轻,倒是越来越重了。如果再遇到特殊情况,这些中国人的家庭基本上就是赤贫了。

更悲催的是中国并不是依靠外向型经济来实现GDP增长,而是依靠持续性的民生产品价格上涨来实现GDP增长;从而在外向型经济低工资的国家,而与民生相关的产业竟然全部都是暴利;这就是中国问题的根源。如果中国社会的民生产业链上的人全部是低工资时代(含公务员),中国的老百姓能够在民生产业的无限大山(含新兴的民生产业如网络电信等)的压迫下苦苦挣扎吗?一个让中国老百姓欲哭无泪的荒谬现象产生了:本应该由占有国有资源的国企通过中国制造创造财富,而现在却是这些占据国有资源的人竟然成为垄断民生的暴利者;他们的效益越好,则中国社会居住的老百姓就越倒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