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涌现的意义


 

 

    创客涌现的意义

 

 创客正如雨后春笋般健康茁壮地在中国大地上大量涌现,不仅受到了李克强总理的点赞,而且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植。许多人对此不甚理解,没有充分认识创客涌现的意义。有些创客自身并不理解行动的意义,只是出于兴趣玩玩而已。

当我们呱呱坠地来到人世,我们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孩童时是父母告诉我们世界是这样的。上小学是老师告诉我们世界是这样的。上中学是书本告诉我们世界是这样的。上大学是教授告诉我们世界是这样的。参加工作是师傅和领导告诉我们世界是这样的。借鉴前人、长辈、先贤对世界的认知和识辨,这本是无可厚非的,问题是我们从小到大为了做好孩子、好学生、好员工,我们只能按照前人、长辈、先贤对世界的的认知和识辨来认识世界,不能越雷池一步。其实,前人、长辈、先贤对世界的的认知和识辨并不都是对的。现在有这样一群叫做创客的人,他们有一种精神,敢于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敢于用自己的头脑认识世界,敢于用自己的嘴巴解释世界,更敢于用自己的双手改造世界。这种精神就是“创客精神”。

 创客运动的出现是中国21世纪初叶,一件最了不起、具有非凡意义的重大事件。这是因为创客开启了中国的创新时代,将是由“中国制造”转向“中国智造”的伟大开端。创客同时开启了中国“轻资产时代”,将是中国经济继续保持较高发展速度的强大动力,推动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客的大量涌现,将把第三次工业革命推向高潮,使世界的经济和生活产生翻天覆地的伟大变革。

 

 一、创客开启中国的创新时代

 自从时代列车驶入21世纪,在我国乃至全世界的各种媒体和文献中,创新成为使用频率相当高的一个词语。

 创新的重要性屡屡被强调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对于世界来说,“创新是知识与智慧的结晶,是世界进步的重要因素”“创新正以巨大的力量改变着世界,已成为生产力中新的经济增长的要素”“创新是进步的源泉,没有创新就没有世界的发展”“点燃创新的火焰,就是点燃希望,点燃未来”“创新不只是一家企业或一个国家的事,它是驱动整个世界运转的力量”。

 对于人类来说,“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人类创新活动的历史”“创新,从来就是人类进步的灵魂”“创新是人类财富之源,是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原始到现代的进化历程,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人类所拥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是人类创新成果的历史沉淀和发展。创新活动正创造人类现代文明和更加灿烂的未未”

 对于民族来说,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创新是一个民族素质的重要体现”“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不同民族发展的速度有快有慢,发展的阶段有先有后,发展的水平有高有低,究其原因,民族创新能力的大小是一个主要因素“创新乃中华腾飞之翼”“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

 对于国家来说,“创新是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能力是国家兴亡的关键所在”“创新乃强国富民之本”“创新是一个国家永远立足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可靠保证”。

 对于政党来说,“创新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全党全社会都要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巨大作用,敏锐把握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紧紧抓住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实施好”。

 对于企业来说,“创新是企业成长的原动力”创新是企业持续壮大的唯一出路“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永不衰竭的源泉”“企业发展的历史就是创新的历史”“创新决定企业命运、创新突破核心技术、创新指引发展方向、创新停滞就是落后”“创新是富含氧气的新鲜血液,是企业前进的不竭动力,是企业克难制胜的法宝,也可以说是企业摆脱困境和危机、持续进步和发展的金钥匙”“创新是企业的生命,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是根本不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 

 对于成功人士来说,“科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企业家的成功,在于他们能立足于创新,得益于创新”。

 对于每个人来说,“创新是一个人实现自身价值、追求事业成功的捷径”“创新是你平步青云的进身之阶,创新是你独辟蹊径的开山之斧,创新是你点石成金的鬼力神工,创新是你笑傲业界的奇门遁甲,创新是你建功立业的不二法门”。

 创新为什么这样重要?一个根本的原因是世界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只有正确认识我们所处的时代,顺应时代的要求,才能成为时代的宠儿。时代在前进,观念在更新。我们的身体已经随着时代的列车进入到知识经济时代,我们的头脑、理念绝不能仍然停留在工业经济时代。

 由于历史的原因,包括应试教育的影响以及传统理念作祟,我国的创新状态是很不理想的。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创新活动的企业占企业总数的28.8%,申请专利的企业占企业总数的8.8%,创新费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1.86%2010年国际创新报告显示,我国在创新能力方面与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大。日本的专利总量是中国的100倍以上,美国是中国的4.3倍,韩国是中国的1.8倍。据《长江日报》报道,2009年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机能力排名全球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想象力排名世界倒数第一。调查显示,中国的中小学生,认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仅占4.7%,希望得到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的占14.9%。

缺乏创新意识,缺乏创新行动就失去了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活力,尽管人民“勤劳勇敢”却常常是事倍功半,出的是大力气,获得的是低效益。这种状况极大地影响和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决策。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成效并不显著。对为什么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解,我们往往只从经济学的一般认识入手,只从实现经济发展的方法、手段和模式入手,片面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用所谓现代的发展方式替代传统的发展方式。但是,离开对经济时代变化大趋势的根本认识,就会本末倒置,犯“抓了芝麻丢了西瓜”的错误,难免事倍功半。经济发展方式是由所处经济时代的特点决定的。一个时代有与其相适应的一种经济发展方式。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知识资本成为经济发展和财富增长的主要驱动力。知识成为“第一资源”,知识资本成为“第一资本”,智力劳动成为“第一劳动”。(未完)

(已转“百度阅读”书名:《中国创客》,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