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崔永元班门弄斧转基因14
网传崔永元2014年12月中旬在中国政法大学的转基因演讲稿,朋友圈也转发崔永元的长微信,题目都是《班门弄斧转基因》。此题怎解?可否理解为“转基因科学门前弄斧”?可是他的斧头砍的却是转基因。适逢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转基因科普”,那就给反对转基因、怀疑转基因、不懂转基因的人群科普科普吧。
□本报评论员 康平
崔永元反对转基因的重武器,是他赴美拍摄的纪录片,却是他最大的败笔。懂得转基因的人们,通过纪录片看出他理科知识、生物学知识几乎等于零。
就说相关性与因果性这两个概念吧。
纪录片中,美国一个退休物理学女教授,多年研究除草剂草甘膦使用量与各种疾病发病率的相关性,相关系数0.98左右,两条曲线几乎吻合,于是认为是草甘膦导致发病率上升。外行看热闹,会赞同。内行看门道,会反对。因为相关性和因果性是两个概念。二者可以是相等的,也可以是不等的。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因素完全可以具有高度相关性。如:在夏天,冰激凌销量与溺水人数高度相关;在北方,杀人犯行凶之前绝大多数都吃了馒头,那么馒头与杀人高度相关。
草甘膦与发病率到底是不是因果性呢?且听分解。
提起除草剂,人们就会想到百草枯。百草枯剧毒,破坏植物细胞内叶绿体的膜,阻止光合作用,所以触草即枯。百草枯使人中毒,则破坏人体器官细胞的膜,往往无救。2014年7月1日,我国已宣布停止生产百草枯。草甘膦与百草枯有天壤之别。草甘膦的毒性仅相当于食盐,全世界都在使用,已使用几十年。草甘膦除草原理是抑制植物代谢的某个酶。代谢的最终产物是蛋白质,蛋白质是新生细胞所必需的。抑制这个酶,即抑制蛋白质合成,最终抑制植物生长,致其死亡。草甘膦只能抑制植物代谢的酶,不能抑制动物代谢的酶,对昆虫无效,对人更无效。杀虫农药则抑制昆虫代谢的酶,所以对动物和人也有毒。
怎样才能只除草,不除庄稼呢?科学家把土壤中的一种细菌的基因转入作物,这个基因可以使被抑制的酶增加50倍,抵消了草甘膦的抑制还绰绰有余,因此可以抗草甘膦。抗草甘膦的转基因大豆、转基因油菜等作物都是这样的原理。
草甘膦不仅对人毒性轻微,而且在农产品中的残留也微乎其微,几乎检测不到。所以,主流科学家都认为草甘膦与人的发病率没有因果关系。
转入大豆的那个来自土壤细菌的基因是否有害呢?否!基因本身属于核酸,任何农产品都含核酸,所以无害。由基因产生的酶是否有害呢?否!因为这种酶本来在植物体内就存在,基因只是增加了这种酶。
除了崔永元,黑龙江大豆协会副秘书长王小语也混淆相关性与因果性这两个概念。他在2013年6月发表报告,说转基因大豆油消费量与肿瘤发病率具有高度相关性。这个说法被评为2013年转基因网络谣言。
转基因,有人支持,有人反对,有人怀疑,有人不懂,因此,全世界都在争论。关于转基因,《大河健康报》愿意为您释疑解惑,保证有问必答。
微信号:ZJYDW666,欢迎订阅“转基因答问”。
原文网址
http://news.dahe.cn/2015/04-21/104808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