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微信号】:bzzcaijing
日前,易方达基金、国金通用基金、兴业全球基金、信诚基金、海富通基金等近十家基金公司扎堆发布公告称,暂停支付宝渠道的申购、转换转入及定期定额投资服务。“群体效应”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外界一度盛传,双方暂停合作的原因是支付宝单方强势要价所致。
对此,支付宝方面进行澄清回应,坚决否认了存在“强收”手续费或“痛宰”基金公司的情况。按支付宝的说法是,今年初,公司就调整基金支付技术服务费标准与基金公司进行了沟通,商定所有基金支付技术服务费统一按流量收取。相比调整前,支付宝对权益类基金的支付技术服务费标准大幅下降了一半,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而货币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则是从原来的按照存量计费改为按照流量计费。
现在的状况是,一边是基金公司大呼支付宝实行的流量收费的新方式,不仅费用无法覆盖给支付宝的服务费,还要往里面倒贴钱。实在无法与支付宝继续合作下去。而另一边是支付宝觉得按流量收取手续费,更加简单、透明。此前按照存量计费部分,统计非常困难,难以准确计费,支付技术服务费往往难以覆盖成本。而且按流量收费反而能减少基金公司的费用支出,对基金公司是利好。
平心而论,支付宝按流量收费的方式,对于权益类基金成本或许有所降低。但这种方式对货币基金而言,则面临亏钱的危险。按流量计费,是按照客户累计的申购量来收费,像货币基金这种申赎频繁、流动性较大的基金品种,同一个客户可能一段时间内申赎多次,就支付宝而言,这样计费显然更划算。之前是按月末存量收费,不同等级的规模收费量不一样,例如5亿以下、5亿-10亿的费用不同。所以对于基金公司而言更乐意按存量收费标准。
据业内人士称,改为按流量计费后,现在支付宝对货基收取的支付技术服务费会达到资产净值的0.3%左右,而基金公司在货币基金上只能收取管理费(基金资产净值的0.3%年费率计提)。我们抛开货基的其他诸如支付销售机构佣金、给银行托管费等支出不算,若是按流量计费后,货币基金不仅赚不到钱,还可能要倒贴钱进去。
不过,笔者认为,支付宝和基金公司表面上看合作伙伴,但早已同床异梦,貌合神离。而支付宝调整计费方式事件只是一个导火索,基金公司与支付宝之间的分道扬镳也只是时间问题:
首先,支付宝之所以将原来的存量收费方式转向按流量计费方式,其意图是希望基金公司主动提出“分手”。因为没人肯做无利可图的买卖。支付宝在货币型产品上有“余额宝”,债券型产品上有“招财宝”,目前天弘基金的股权问题也已经解决,为保护自己旗下的理财产品而放弃其他基金公司的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也在情理之中。
很多基金公司认为支付宝在“护犊”,因为余额宝的费率远比与支付宝合作的货基要低得多。对此,支付宝方面表示,余额宝与其他货币基金不同,属于与支付宝的深度合作,因此费率完全可以不一样。不过,在众基金看来,支付宝拥有自己的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自然首先要确保他们的安全,其他基金的利益只能搁在一边,如此大家分手只是迟早问题。
再者,对于众基金公司来说,支付宝在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销售方面对自己的“贡献”并不大,甚至可以忽略不计,暂停后,基金公司在货币和债基上的销售并不会受到太大影响。看来支付宝与基金公司的合作关系并不紧密,都在暗中做着自己的事儿。
最后,在目前的市况下,基金公司离开支付宝,不愁没有发展空间,这就是众基金抱团不买支付宝账的原因。一些基金公司认为,固定收益产品合乎银行客户的胃口,可以通过银行渠道销售,而权益类产品虽需要很强的推荐和广阔的销售平台,但目前股市处于牛市,权益类产品销售火爆。此外,基金公司本身都建立了电商团队,离开支付宝可能生活会更好。
支付宝将原来的存量收费转为按流量计费,引发了众基金公司的抵制。从表面上看,众基金公司因无利可图,无奈之下才跟支付宝叫板。但实质上,基金公司与支付宝的分道扬镳只是迟早问题。对于支付宝一方来说,货基有了余额宝,债基有了招财宝,当然扶持自家的理财产品最重要。基金公司们的反水给了一个双方分手契机。而对于众基金公司来说,本身对通过支付宝销售货币和债基等的依赖度不高,而且现在股市这么火,基金公司在股票型基金销售上不愁没出路。支付宝和基金公司本身是同床异梦的合作伙伴,各奔东西实乃意料之事。
【作者微信号】:bzzcai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