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整合很容易


过去4年来,中三角、中四角、中国增长第四极、长江中游城市群、长江沿线经济带被大量提出,但是,至今均是无功而返。近日,国务院批复同意《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主要是城乡统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打造中国经济发展新增长极、中西部新型城镇化先行区、内陆开放合作示范区、“两型”社会建设引领区的战略定位。长江中游城市群覆盖31.7万平方公里,包括湖南、湖北、江西三个省,主要有武汉城市群、环长珠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等。三省本地官方智库专家说湖北湖南产业基本上是同质化,竞争激励,难以整合,而江西与两湖产业是互补,不过,对于三省的交通、旅游、购物卡等进行对接比较容易。产业整合对接,就是三省乃至中央智库专家均难以完成的。笔者认为,两湖产业竞争力度大,通过整合后,反而消除同质化竞争,笔者第四驾马车的一系列整合就是专门消除湖南湖北产业同质化竞争的。所以,笔者认为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整合很容易。笔者对策建议如下:

 

湖北、湖南、江西三省产能过剩行业如何整合?

 

钢铁企业可以形成同产品归类作法,消除同质化竞争。另外从卖钢铁转变成卖文化,上马钢铁业与铝业、玻璃、水泥产业、建材业的整合,通过新的整合,形成新竞争力,形成梅开二度,本来钢铁业没有竞争力,玻璃业也没有竞争力,铝业也没有竞争力,水泥产业也没有竞争力,建材业也没有竞争力,通过笔者的整合方法,自然就形成新的竞争力,这就是梅开二度。

 

产能过剩行业的整合方法主要有产品整合、综合整合、多元业态整合、跨省市整合、税收整合、GDP整合、产业链整合、经济园区整合、产业链整合、价值链整合、金融与实体整合、产能过剩产业与度身定做的O2O和特色的互联网整合等等,三省同质化竞争就被彻底消解了,同时提升了产品利润率。另外,辅以非常规出牌的销售创新、渠道创新、服务创新、品牌创新、营销创新、思维创新等等,产能过剩产业将面临新增50%或以上的销售业绩。

 

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商业如何整合?

 

笔者认为,三省共同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商业网,力求握成一个拳头,凡是通过整合后的三省企业,产品不再进入别的电商平台,只能在三省电商平台上设立窗口。如此就会形成一定的竞争力,因为有些产品只有该电商平台才有销售。

 

由三省精心挑选工业产品、农业产品、服务业产品形成一个综合性整体,其中服务业产品有餐饮、歌舞、娱乐、乐园等配套发展,形成一个中三省名牌精品商厦,形成特色的中三省O2O和互联网品牌。

 

中三省农业纳入一体化规划发展,主要是通过深加工、保健化、科技化、股份制、农民人人参股的形式进行,一开始就是打造高端创意农业,摆脱原材料的粗放型发展模式。

 

对于三大城市群的商圈、商业街上的购物中心、百货商厦、大卖场等商业业态,笔者认为,即需要通过各种整合方法来改造,再通过一系列颠覆性创新来改造,笔者认为,大量开发餐饮、海洋公园、儿童乐园将演变成新一轮的过剩,而大量上马电商、O2O和“互联网+”,也未必有效。笔者认为,需要特色化改造、差异化改造。把这种改造过的百货商厦、购物中心、大卖场变成中三省的“互联网+”。

 

笔者认为,考虑到服装、鞋子网购退货率70%,那么这就意味着网店要支付两次快递费,相当于16%的利润被消灭了,而消费者通过两次等待,时间被大量吊住,心情也弄坏了。所以,把网下试衣间改变成网上试看网下试穿和支付,网上支付贵20%,网下支付便宜20%,如此,就会彻底改变目前的网下试衣间的命运了。

 

笔者认为,中三省主流百货业公司要有自己的特色名牌产品,这是替代主力店的行为,能够快速提高百货业公司的人气、业绩。

 

湖北、湖南、江西三省产业区如何整合?

 

笔者认为,可以进行产业区内的整合、产业区之间整合、同类产业区整合、产业区跨省市整合、产业区与非产业区整合等等,通过笔者的这一系列整合后,大量园区出现空置,如此可以进行二次利用,比如出租或设立别的新型业态公司。

 

通过笔者的大量整合和系列创新后,园区企业面临大量提升利润率、竞争力、收入,所有园区收入大幅提升。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通过笔者的第四驾马车的一系列整合和综合创新的一系列创新组合拳,治理中三省产能过剩产业、所有商业街百货商厦购物中心大卖场、所有产业区,销售均有望新增50%或以上,三年内可以全面完成这些改造。如此,轻松实现中三省传统产业、企业转型,所以,笔者说,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整合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