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奔帝”王功权被抓?丈夫出门买菜,瘫痪妻子与男网友私奔?当你津津乐道于私奔这个话题时,请别忘了一个人——中国“私奔界前辈”司马相如。从穷小伙到汉武帝身边红人,他的逆袭之路,那才堪称屌丝励志典范呢!
西汉景帝后元六年,一个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下午,蜀郡临邛(今四川邛崃)县城里,当地首富卓王孙忙得不亦乐乎。他做东的一个高档夜宴,即将开场。说这饭局高大上,是因为赴宴者乃本县县令王吉,一县之长,平时谁能请得到?至于还有一个贵客嘛,县令卖了个关子,只说是个颇有才华的小清新,自己也是他的粉丝。
卓王孙是个大老板,开铁矿的,见过世面。那天,他还叫上县城其他有头有脸的人物,一起来陪吃。待百余号宾客落定,县令王吉方指着边上的年轻人,对大家说:“坐在我身边的这位,隆重推出,他就是知名青年作家——司马相如先生!”
而此时的司马相如,其实是个不折不扣的大龄屌丝青年:空有小才华,也有小名气,却是个无房族;当过几天骑士,皇帝的“武骑常侍”,可汉景帝根本看不上,把他发配回了蜀地。要不是县令推崇,他连蹭顿像样的饭局也难。
人们随后交头接耳:既然县令说有才华,那就秀秀呗!司马相如则泰然自若,吊足大家期待的胃口。他环顾坐席,确定卓家大小姐在屏风后,才闪亮登场。一曲流传千古的《凤求凰》,随即呵成:
“凤兮凤兮归故乡,
游遨四海兮求其凰,
有一艳女在此堂,
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由交结为鸳鸯……”
赴宴前,司马相如早就把卓家的老底摸清楚,知道他富甲一方,女儿卓文君长得很好看,又是新寡孤身。这会,卓文君缓缓走出。瞥见她的花容月貌,司马相如更不禁为之倾倒,热烈而露骨地咏道:“交情通体必和谐,中夜相从别有谁……”
好一个司马相如,不但辞赋文章写得好,夸起“白富美”来,也十分了得。卓文君仰慕他的才华,见他仪表堂堂,又当场秀才艺、求合体,遂钟情不已,当晚即收拾细软,欲随他奔走天涯。卓王孙听到家丁禀报大小姐私奔的消息后,气得直跺脚,发誓一辈子不认这门亲:“你个混球司马相如,既未经明媒正娶,更不顾及新寡而拐我千金,我这老脸往哪里搁?”
半年后,卓家大院斜对面,临街旺铺里,多了一个小酒舍。
原来,司马相如带着卓文君,奔回自己的老家成都后,先是享受了几天你侬我侬的蜜月期。可不久,带的钱就全挥霍得差不多了。而司马相如本来就家徒四壁,况且这几年游走在外,也没啥积蓄。到了快山穷水尽的田地,还是准新娘卓文君有办法:杀回临邛,开店卖酒。一来赚点钱贴补家用,二来也向老丈人示示威:看你还管不管我们了!
就这样,两人把车骑和首饰全当掉,租了个铺子,垒土为垆,卖起酒来。卓文君亲自掌柜,不但卖力吆喝,还当街为客人沽酒,司马相如则负责打下手,闲时作作赋。秀美风姿加浓浓才气,一对活广告,酒舍生意倒也说得过去。“当垆卖酒”的佳话,更是不胫而走。
这厢卓王孙坐不住了,经常派仆人来窥探动静。几个来回,卓王孙得知,酒卖得不错,二人感情亦甚笃,生米已经煮成熟饭。“算了吧,这样怄气下去也不是个事儿。”老卓长吁短叹之余,还是把自己家的仆人和家产,分了很大一部分给小俩口。
从此,“汉赋四大家”之首的司马相如,靠着岳父大人不计前嫌的力挺,踏上了他的逆袭之路,成功晋级“高富帅”!
至于司马相如官做大了,意欲纳妾,却被卓文君“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一句秒倒,那是后话,此处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