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幕交易案件年年有,今年特别“牛”。近日,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所作的审计工作报告无疑吸引了整个社会的眼球,而南方电网原副总的亲属利用内幕消息炒股盈利更是受到股市投资者的关注。A股市场并不乏“股神”,但高管亲属成为“股神”的背后显然并不简单。
据媒体报道,南方电网原副总经理肖鹏的亲属涉嫌利用多家电力供应商的内幕信息炒股,连续8年无一亏损、年均收益率近50%。短短的数十个字,却隐含着大量的信息。一是涉嫌内幕交易的是高管的亲属,似乎与高管无关。问题是,如果没有高管,其亲属又如何获得电力供应商的内幕消息?二是高管亲属涉嫌从事内幕交易时间跨度长,达八年之久,并且呈“连续”的态势,这么多年居然没有被发现。三是内幕交易获利不菲。年均收益率近50%,比股神“巴菲特”还牛。如果按复利计算,高管亲属的内幕交易将获取巨大的利益。
更值得关注的是,高管亲属多年来涉嫌内幕交易,其披露方居然不是证监会,而是审计署,而从证监会近年来通报的内幕交易案件上看,好象并没有该案件。这也从侧面说明,股市监管部门调查内幕交易类案件,还存在短板,还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另一方面,南方电网原高管亲属涉嫌内幕交易,也与权力挂上了钩。如果说市场上的一般内幕交易案件主要涉及上市公司相关人员的话,那么该案件主要涉及的是权力,这也是该案件最大的“特点”。
A股市场的内幕交易案件正呈现出频发、涉及面广、时间跨度长、人员层次越来越高的态势。事实上,近年来监管部门每年都会通报内幕交易类案件,为何相关高管的亲属对此视而不见,居然会顶风作案呢?
笔者以为,高管亲属成为“股神”,凸显出市场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高管亲属“潜伏”八年未被证监会发现,却因为审计意外“翻船”,该内幕交易案件的意外曝光,虽说存在偶然因素,但也不乏“讽刺”性的意味。高管亲属成为“股神”,也凸显出违规成本低的劣根性。A股市场内幕交易愈演愈烈,与违规成本低关系密切。巨大的利益,低廉的违规成本,无疑会引发铤而走险者的利益冲动。不大幅提高违规成本,今后内幕交易案件中还会产生更多的“股神”。
考虑到交易成本,资本市场上演的其实是负和游戏。高管亲属内幕交易获取了巨大的利益,必然有投资者为之付出代价。笔者因此建议,内幕交易的违规者,也应该像上市公司虚假陈述那样赔偿相关投资者的损失。如此,既提高了违规成本,也保护了利益受损投资者的利益,更维护了市场的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