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漏洞究竟有多大?(上)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医疗费用为7083亿元,比2009年增加4218亿元,年均增长近两成。在医疗费用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医保基金正面临越来越大的支付压力,多省份统筹基金结存偏离“满足6至9个月支付需求”的红线。(7月13日《经济参考报》)
多年前,笔者曾参与过一次公立医院改革座谈会,面对卫生部的一位官员,我是直言不讳:如果没有药品、医药耗材、理疗器械价格的大幅度下降,进而推动医疗成本的大幅度下降,任何模式的公立医院改革方案、总体医疗改革方案都必将以失败而告终。
几年后,去外地参加一个小型医疗改革调研会,某推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的官员让我对近几年公立医院改革工作做一个总体评价,我不假思索地吐出了两个字:失败。
笔者稍加解释,目前缴费率已经很高的医保基金,将无法承受医疗成本越来越高所带来的负担;财政资金也无法弥补这个“无底洞”。有意思的是,这位领导给了我一个“大拇指”。
应该说,人社部此次公布的数据,已经证明了我此前观点的正确性。笔者多年前之所以敢如此武断,就因为作为“旁观者”可以客观地看待这个问题。在此,我还要以充分的事实,替政府算一算目前医保漏洞究竟有多大?
首先是“畸高”药价所带来的“黑洞”。中国的药价究竟“虚高”到什么程度?我以自己多年来关注的一些案例告诉大家:
2010年:湖南湘雅二医院“芦笋片利润1300%”的丑闻曝光之后,没几天记录就轻松被打破,同样用于治疗癌症的一种叫做“恩丹西酮”的药,陕西省物价局核定的利润竟高达2000% 。
2011年:广东某医药公司订货单在宁波遗失,捡到该订货单的网友发帖显示,一款名为“甲枫霉素肠溶片”的药品为例,其供应价为6.4元,零售价则为78元,二者相差12倍。如果“这种药如果订货1000盒以上,订货价可以更低,约2.7元”,零售价则为供应价的近30倍。
2011年11月,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披露,山东方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规格为2毫升20毫克的盐酸奈福泮注射液,出厂价为每支0.32元,中标价为18.49元,医院零售价为21.26元,中间利润高达6500%以上。山东另一家药企出厂的葡醛酸钠注射液,生产价8分钱,但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的价格查询系统上一查,竟卖到了一支7.39元,价格增长了9137%。
2012年:开封康诺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骨瓜提取物注射液”,5毫升的出厂价不足1元/支,医院销售价最高81元多,差价80多倍;2毫升的出厂价在0.39元/支,医院销售价却高达41.57元,差价105倍以上。
…………
中国“畸高”的药价是“没有最高,只有更高”。这么高的差价恐怕连“制毒贩毒”也无法实现。这对于信息流、资金流都高度发达的今天,正常思维是无法理解的。笔者曾撰文《“高药价”缘于发改委、药监局游戏》,对现有药品管理体制进行过抨击,发改委价格司在多名司级官员失去人身自由后痛定思痛,已经取消了绝大多数药品价格的核准,而食药监总局虽也有多名管“新药”审批的官员被抓,但该局似乎仍不想改变现状。
实际上,药品制造企业并没有充分享受“畸高”药价所带来的巨大利润,这些差价的绝大部分其实都变成了腐败的“筹码”,其开支大体上包括:一是国家食药监总局关口。某些药品摇身一变、身价倍增成“新药”所需批文,没有巨额花费(很多是通过掮客)是难达目的的。二是国家、省一级发改委关口。如以上不可思议的差价,都是发改委核准的,药企不花钱润滑,傻子才会给你核准这么高的价格。三是集中采购关口。这个不用说了,“批发比零售贵”的背后,99%有腐败。四是医院选用关口。因为“以药养医”现状,医院更喜欢使用价格高的药,药价越高,医院获得的加价部分也就越多;即使目前很多地方号称取消了药品加价,但哪位官员能回答一个问题,那就是“取消差价后医院如何生存”?实际上,医院还是以药品消耗总额来获得相应比例的补贴,“药品越贵医院利益越大”的格局并未发生丝毫的变化。五是流通关口。包括医药公司、医药代表,这些“非市场化”下的中间环节,基本上是靠行贿官员开拓市场,靠行贿医生增加药品消耗。六是处方关口。因为药品差价大,才有让医生开处方“拿回扣”的空间,因此在同等疗效的多种药品中,哪种药的“回扣”高,医生就开哪种药,而且这也更符合医院的利益。这些医生成了药品销售员后,一剂药能治好,他们就有可能开三剂、五剂甚至更多,这也是造成中国抗菌素泛滥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为以上第四、第五、第六点原因,导致流通不畅,一些“廉价药”无法正常进入医院,一些“救命药”无法正常与患者见面。有些网友误认为这些药品生产企业系亏损才不愿生产,实际上是医院不愿意采购“廉价药”、“救命药”。
保守估计,中国药品价格的“虚高”部分甚至超过八成。也就是说,患者原本只需要支付20元的药价,却被医院收取100元。城镇职工医保虽然可以报销70%,新农合虽然可以报销50%,但比正常药价下一分钱不报销却还要分别多付出10元、30元。如果再考虑“大处方”因素,患者在药品上花的“冤枉钱”就更多了。你说这样的医改,老百姓能满意吗?
而医保按照70%、50%报销,患者每多花100元就分别多消耗医保基金70元、50元,分别为真实药价下的3.5倍、2.5倍。如果计算“大处方”,这种无意义的消耗就更大了。因此,如果以目前医保支付的药品总费用为基数,一旦让药价回归本真,全民免费“吃药”不仅不用多花一分钱,还能省下不菲的医保经费。(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