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周小川汇率最新表态看到的


6月23日,中美第七次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华盛顿举行。中国央行周小川针对此前美国财长敦促中国进行汇率改革表示,这并非美国官方的一致意见,只是美方在某些特定场合的说辞。人民币汇率处于合理水平。

 

对于人民币汇率特别是人民币可自由兑换改革,要坚决摒弃对抗性思维。总体来说,这两项改革外部“势力”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不断施压中国。从中国自身看,也有内在要求。内外合力在一起,没有任何理由不加快改革。因此,在这两项改革上,不能抱有美国等外部“势力”越施压,中国越嘴硬越不改的对抗性思维。

 

从全球视野看,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已经启航,中国经济金融融入世界大循环,增强中国经济在世界舞台上的话语权,特别是全球金融事务中的话语权,规则制定参与权,非常迫切。这其中中国金融深度融入融合到世界经济金融组织之中是关键,比如:人民币深度国际化,成为与美元、欧元、英镑、日元一样的国际货币,这就要求人民币必须纳入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指定的兑换货币之中(SDR),这又要求人民币必须完全可自由兑换。

 

应该站在IMF角度、国际货币角度仔细思考一下。如果一种货币不可自由兑换,手拿IMF特别提款权的国家怎么敢于兑换成这种货币呢?如果将特别提款权兑换成一种不可自由兑换的货币,急需使用时无法变成交易所需货币比如美元等,那将贻误该国该企业该组织的大事。一国货币想成为国际货币同样如此。一国货币连自由兑换都不能,何谈国际货币呢?哪个国家敢于储藏这种货币,又敢于作为结算货币呢?人民币加入全球最权威的IMF特别提款权一篮子货币,人民币国际化等都要求人民币尽快可自由兑换。

 

人民币可自由兑换是汇率市场化的基础。任何商品包括货币“商品”在交易中形成完全的市场化价格,其要素必须是市场化的完全自由流动。也就是说,只有人民币可完全自由流动和兑换,形成的人民币汇率才是均衡合理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目前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是非市场化的,所达到的所谓均衡是干预的结果。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非常之迫切。

 

从中国经济金融内部要求看,中国经济金融发展到如今,改革和对外开放上都取得了不凡成就。但金融体制改革明显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现行金融体制成为经济这驾马车继续前行的羁绊已经凸显出来了。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其中金融之水最深。比如说,人民币汇率如果完成市场化改革后,将更加有利于全球资本进入中国,有利于中国资本、劳务和商品走向世界,更加有利于中国面向全球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中国经济金融货币的舞台将迅速扩大,中国经济金融改革开放将会迈上一个世界级的新台阶。

 

当务之急是人民币加入SDR。千万不要轻视SDR在全球经济金融货币中的作用。仅从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四种货币足以看到背后国家的世界经济金融地位。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币理应加入到SDR,成为第五种国际货币。能否加入SDR是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人民币一旦加入到SDR,国际化将大大向前迈进一步。否则,就谈不上国际化。

 

从各项经济指标上看,中国的各项指标完全符合IMF设定的标准,人民币没有不加入的理由。唯一拦路虎就是人民币尚不可自由兑换。国际国内一系列重大事项事务都被人民币汇率尚未市场化和人民币不可自由兑换两个障碍憋在那里。有利于自己与别人的事情完全没有必要“僵持”在那里,完全没有必要以对抗性思维在那里打嘴仗。

 

以笔者看,今年年底彻底完成三大金融改革:利率市场化改革,汇率市场化改革,人民币可完全自由兑换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