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选粹】新浪本周人物:在天津爆炸中挖掘真相的记者


 

这些最早抵达现场的记者,没有任何防护,他们也只是知道发生了大爆炸,

 
爆炸物是什么、空气中是否有危险、是否可能在采访中遇到更严重的爆炸,
 
他们一无所知,他们只想着抵达现场,寻找真相。
 
    @头条新闻微博
    新浪新闻公众号
 
爆炸现场的法制晚报摄影记者黑克爆炸现场的法制晚报摄影记者黑克
 
  天津滨海新区天津港瑞海危险品堆垛爆炸事件已经过去十天了,这块被
 
炸得像末世一样的土地上,最早进入的除了救援人员,还有记者。
 
  尽管国内媒体人都知道天津是座“没有新闻”的城市,但事件发生,他
 
们还是用最快的速度到现场。
 
  万一这一次就有“新闻”了呢?
 
  事件最早由网友在微博发布,先是关于火灾,然后传出了爆炸的消息。
 
  对于已经习惯了各种天灾人祸的人们,这个时候并没有多少人意识到一
 
场惨烈的灾难已经发生。
 
  但记者已经在路上。
 
  从凌晨开始,到达现场的记者开始陆续发出报道。
 
  这里已经是满目疮痍,居民区炸碎的玻璃、浴血逃亡的受灾者、爆满的
 
医院、熊熊的火光、仍然在发生的小一些的爆炸。
 
  文字、图片、视频各种新闻虽然仍然是碎片化的,但已经可以传递出这
 
次爆炸非常严重的信号。
 
  这些最早抵达现场的记者,没有任何防护,他们也只是知道发生了大爆
 
炸,爆炸物是什么、空气中是否有危险、是否可能在采访中遇到更严重的爆
 
炸,他们一无所知,他们只想着抵达现场,寻找真相。
 
  一些记者开始向爆炸点走,事故发生后,最初的地点往往是最严重的地
 
方,也是记者必须到达的第一现场。
 
  最近的走到距离爆炸点几十米,他们中有的人戴着口罩,有的人甚至连
 
口罩都没有。
 
  后来大家才知道,爆炸的是化学品,而且是危险化学品。
 
  为什么爆炸?这是记者们要挖掘的第一个真相,当然现在也没有明确的
 
答案。
 
  根据记者调查,很大的可能性是第一批到达现场的消防员因为缺乏对过
 
火物的了解,使用普通的喷水方式灭火,引发了更严重的后果。
 
  这当然是一个残酷的说法,这次爆炸中,死亡最多的是消防员,他们付
 
出了生命,却很可能是因为处置失误导致的,谁能接受这样的结果呢?
 
  在挖掘爆炸原因的过程中,“编外”消防员问题呈现。
 
  人们惊讶的发现,最早到达现场,伤亡最惨重的消防员,并不是我们通
 
常看到的公安武警现役消防员,而是体制外的企业消防员,由天津港公安局
 
消防支队管理,他们和天津市公安局的消防员,在很多方面都不一样,甚至
 
最初的失联名单里,也没有他们,他们就像没有存在过。
 
  发生爆炸的瑞海国际也被记者调查起底,这家公司第一次安全评价未通
 
过、工商登记的持股人是替人代持、在短短三年时间里拿到危化品运营资质
 
,到底是什么力量让这样一家公司一路绿灯畅行无阻监管形同虚设?
 
  记者的调查披露了部分真相,两名实际控制人于学伟和董社轩,一个拥
 
有安监、港口管理局、海关、海事、环保的人脉关系,一个拥有公安、消防
 
的关系,而董社轩已去世的父亲正是天津港公安局的前局长,瑞海国际危化
 
品的消防鉴定正是董社轩通过天津港公安消防支队负责人拿到的。
 
  这一次天津是一座有新闻的城市,这些记者调查的报道都发出来了,他
 
们见到的不仅是爆炸的惨烈,他们也看到了残酷的真相。
 
  一个叫朝格图的记者也离去了,虽然他并没有出现在天津爆炸的现场。
 
  在过去十年的记者生涯里,他见证、记录了太多的丑恶阴暗,这个世界
 
就是这么复杂,有人看到光明,有人看到阴暗。
 
  记者这个职业,就是要将阴暗暴露在阳光下,不仅是告诉你阴暗是什么
 
,也期待着阴暗的地方,能够慢慢被阳光照耀,不再阴暗。
 
  “街灯明亮,照亮了一个残疾人的挣扎,和一个影子的完整。”(朝格图
 
诗作《行乞者》)
 
  (诸葛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