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国家发改委30日下发关于进一步鼓励和扩大社会资本投资建设铁路的实施意见。意见明确,全面开放铁路投资与运营市场,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全面进入铁路领域,重点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和运营城际铁路等线路。同时,意见还对社会资本参与铁路建设和运营的投资方式、运营模式、收益分配、股权转让、股权置换、改革重组等提出了明确要求,更有利于国有资本和其他所有制资本的合作。
应当说,这也是近年来铁路领域做出的又一次重大改革,改革的力度之大可能不亚于撤销铁道部。因为,铁路要走市场化,就必须对社会资本、特别是民营资本开放,就必须在铁路领域建立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竞争机制,从而真正在铁路领域形成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机制。
应当说,这些年来,铁路行业取得的成就还是非常明显的,特别是高铁的研究、开发和运用,已经在很短的时间内进入世界领先行列。但是,由于种种因素影响,铁路领域的开放度还很低,在国有垄断体制下,竞争机制一直没有形成,从而造成铁路投资和运营的低效率、低水平,不仅铁路建设负债越来越重,自我消化能力越来越弱,而且严重影响了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影响了社会资本作用和效率的发挥。
此次国家发改委出台的意见,能够全方位的开放铁路投资与运营市场,尤其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资源开发性铁路以及支线铁路等被列为开放重点,鼓励社会资本的参与,一方面,给社会资本进入铁路领域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因为,未来若干年内,这些方面都是国家重点投资和建设的领域,是鼓励的领域,对社会资本开放,就等于将重点领域向社会资本开放;另一方面,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到铁路投资与运营、特别是重点领域,也能够有效缓解政府投资能力不足、筹集资金难度大的矛盾,既发挥了社会资本的作用,也缓解了政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矛盾,可谓一举多得。
需要注意和把握的是,社会资本能否接受政府的邀请,迅速进入到铁路投资与运营中来,最核心的问题还是能否有利可图,能否有预期的收益回报,能否在铁路领域站稳脚跟。因为,从投资的角度来看,社会资本是有足够的投资能力和参与意识的。但是,如果投资没有回报,或达不到回报预期,社会资本是不大可能参与到铁路的投资与运营中的。那么,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铁路投资与运营的邀请,也就成了政府的一厢情愿。很显然,社会资本是存在这方面的顾虑的,此前也是有不少的教训的。如民用航空业对社会资本的开放,就以社会资本的集体失败而告终。
虽然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发布,更为社会资本参与到垄断领域、国有企业等的改革提供了政策保证,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能否做到公平公正,还是值得关注和分析的。譬如铁路建成以后的运营,在运营资源、干线资源等分配方面,社会资本投资的线路是否能与国有资本建设的铁路公平对待呢,又如在铁路投资中,社会资本独资或绝对控股的项目,是否也能象国有独资和绝对控股的项目一样,享受到政府的优惠政策呢?再如铁路建设和运营的股份制企业,是否可以象非国有企业一样实行真正意义上的董事会负责制呢?政府能否不加以干预呢?等等。
也正因为如此,全面开放铁路投资与运营,政策容易制定,实施则很困难。要确保这项政策能够有效实施,就必须有公平托底,有公平保障,亦即在铁路投资与运营过程中,政府不能过度干预,政府不能再象现在这样心里只有国有企业、国有股东,而在资源分配过程中过度向国有资本倾斜。如果这样,社会酱就不会参与到铁路投资与运营中来,政府对社会资本发出的邀请,也就会成为一张废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