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跋涉(41):
大昭寺·信仰
2015年7月13日。
我的西藏之旅,大约是与信仰或者宗教情结有关的。我不是去寻找信仰,而可能是去观察信仰,接近信仰,了解信仰。连续几个小时以来在罗布林卡和布达拉宫的胡思乱想,却让我对信仰的存在产生深深的怀疑。信仰存在吗?
其实我知道信仰是存在的,这几天在大昭寺,我确实看到了真正的信仰。为了弥合自己的某些认识上产生的断裂,离开布达拉宫之后,我又步行到大昭寺。加入转经的人群,信步顺时针走着。周围的信徒们轰隆轰隆念诵着经文,我则试图将某些杂乱的意念清洗出去。
又是那种令我感动的磕长头的景象。那一位动作洒脱,声音浑厚的年轻人,早上就在这里磕长头了,那时我已见他大汗淋漓,以为他支撑不了太久了。没想到他还坚持着,而且似乎精神比早上还要旺盛一些。那个瘦削的黑衣女子,已经脱下早上的雨衣,腰间依然别着一瓶矿泉水。边上一位藏族兄弟指给我看,一户人家从老远地方一路磕长头到大昭寺,向神敬献所有财物之后,拉着板车回家。他们将一路乞讨。果然有一家几口,走在一辆板车前后,他们衣服褴褛,步履蹒跚。藏族兄弟说,一般来说,这种情况的发生,是因为家庭遭遇巨大的变故,希望通过磕长头来赢得神的同情和庇护。
看着这一家人远去的背影,我的心中涌起了信仰的冲动。我不是一个完全的无神论者,对宗教保持一种同情和理解的态度。但是,我又是一个宗教的门外汉,我只是在观察、思考、怀疑和批判,却无法跨过那道门。我大概明白我处于这种境地的原因。赵林说过根深蒂固的怀疑主义对他寻找信仰的阻碍作用,在我身上似乎也部分存在。总感觉有某个唯物主义的硬核,会在信仰冲动发生的时候出现,抵制这种冲动的扩展。
这几天的游历使我认识到另外一个可能的影响因素,这与宗教的现实有关。大昭寺的宗教体验使我相信,真正的信仰,只存在于那些苦行者,虔信者身上,所以我想说,佛在殿外。那些研习经文的僧人,甚至那些重要的神的代理人,可能并非真正的信仰者。比如在布达拉宫,除了财富之外,我还看到了奴役和压迫,权力和斗争,奢侈和放纵,谋杀和毒药,这些东西与宗教所提倡的理念背道而驰,由此我说某些以佛的代理人自居的精英,很大程度上是“敌佛者”。
不过,在大昭寺看到的真正的信仰,还是给我带来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