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界,无比现实。收入决定方向,事实上也决定了人生。这就是无限光鲜下面血淋淋的现实。别被处处闪耀的高大上迷了眼。
这世界,无比现实。
别幻想了,在职场,就应当牢牢抓住如何做一个值钱的职员。
1、在巨龙科技文摘[i]的成长
与许多杂志一样,巨龙科技文摘挂靠在某部委,承包给某文化公司运营。文化公司职员底薪普遍低,尤其是2010年早些年,即使北京的很多公司,开出的工资不过2k~3k。与餐饮、商超、保安甚至保洁都没有什么优势。比如说,某巨龙科技文摘。当年他的薪资仅开出1k~1.5k,不过他们的记者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外跑客户的,负责联系到出钱采访的主。另一种就是在家把外跑记者采访写出来的坐班文员。前一种,提成30%。后一种领基本工资,完成定额后提成1~3%。
那一年中,这一家年初招了五六位记者,经过一年的厮杀,最终留下一位,加上之前的老人一共也不过三四位。每一个都是使尽浑身招数,在开拓客户源方面无所不用其极。同时在保护和维护客户方面不遗余力,下了苦功。尤其是因为渠道相通,大家总有许多客户常常处于灰色地带,在侵犯与防护之间,于是觊觎和争夺一直存在。同事之间如此,甚至公司老板也在做着同样的事情,总是想方设法拿走客户,变成自己的……一切正中利润的圈套。虽然如此。掌握客户最多的那个人,毫无疑问成为单位话语权最强盛的人。当然,想通了,抓住了机会,新留下的又干了两年,随后她跳槽到了另一家,立刻就担任了其市场部总监……
收入决定方向,事实上也决定了人生。
2、在某智慧+科技孵化公司的发展
在职场,貌似高大上的科技孵化公司,情况也并不好到哪里去。曾经与一位朋友细细剖析过这种微妙尴尬而硬冷的生态。在服务社会、服务企业、促进创新创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金字招牌下面,闪现的其实是一个个招商人员的身影,业绩才是硬指标,客户才是真道理。
尤其对于一个新切入招商工作的新员工,最核心的就是项目,就是项目人脉,就是现实可行的关系网络。但可能的渠道无非是线上、线下,谁的腿勤、谁的话甜、谁的气场足,往往谁就占据先机。这个事情,先机非常重要。尽管能长此以往的关键是人品,是会交际会处事,当然这一点,几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浸淫者都会炼成。但是失去先机,一般也就意味没有以后的机会了。有时天上也会掉下馅饼,比如公司分配、或员工离职交接下的。不过自己不争取培养,仅仅等待馅饼会死的很惨。一直以来,这个部门成为公司流动性最大的地方,最开始的时候几乎一年就轮换了两三批。与同行竞争,与同事竞争,他们自己说只能杀出一条血路。
如在这样的智慧+科技孵化公司,只有掌握了客户才有地位,至少在业务线这一块客户越多,核心业务员的地位越是牢靠。当然要继续上升,光有这个不行,公司会逐渐压榨光所有的业务资源。好在,夯实的业务,自己会闪现上升的光芒,是金子总有人赏识,需要的就是等待和寻找机遇。这家公司的几个核心业务员就是这样或者那样依次被高薪挖走,不少一跃成为业界的青年新俊。
这就是无限光鲜下面血淋淋的现实。别被处处闪耀的高大上迷了眼。
3、从深度逸品文化公司脱颖而出
这个公司设有市场外联部,教育教学培训部,网络技术部。不过一条,谁联系的客户,谁提成。两人联系以上,以第一人为准。
一开始十几个人。两三年下来,又扩招了一些。不过,专心做教书、做技术、设计或者编辑的,仍然是那一点死工资。还时常因为公司领导的奇思妙想或者突发异想,忙的晕头转向。实际上,倒是有一个行政做的挺好。原因在于她利用行政工作,想方设法积累了一大批客户资源,最终在关键时候令大家刮目相看,一跃成功转型。而且谁也没有想到,又几年后成功成为公司核心业务部门的副总裁人选。
同样笔者亲眼目睹,某科技公司xx从实习生一路做到总裁,仅仅五六年时间,其成功关键是把握了一点,就是挣钱,为公司挣钱。虽然最初的人情关系是重视培育的土壤,但是他牢牢抓住公司挣钱这个核心,得以脱颖而出。
所以一开始就要看清方向,无权无势,就只有靠自己,未来就在于今天的选择。
职场蜕变。辛苦的积淀会为今后人生铺垫道路。鲤鱼是可以跳过龙门的。
1、走出房地产销售
任何一种业态的发展与消亡都都是有迹可循的。笔者早些年在玉泉路那边读书的时候,认识一个朋友。当时他利用课余闲暇在某房地产中介公司挂职。不过平时交集不多,没怎么关注他。
大约两三年准备离开时,遇见他,才发现,他已经通过各种途径买了两套房,并以此为根据地,成立了一家小型的租售房的中介公司,员工七八人。聊天的那一小会,业务非常繁忙,不断有人进进出出。
我问他秘籍。他说绝大部分都是以前用心服务积淀的老客户。上下游熟悉打通了之后,就自己做了。
2、做太阳能设备的女孩
还有一个女孩。很喜欢自由,很喜欢玩。她说自己毕业后玩了三年,最后实在是没钱了,决定挣钱,考虑了很久,发现只有创业才能实现这个梦想。
怎么办?她先是贷款买了一台车。然后绞尽脑汁终于想到了做太阳能设备,如热水器、灯具等等。一开始她不懂产品,她就去联系各种厂家,做不拿低薪的免费代理。经过对比分析,以及市场调研反馈,终于摸出了这个行业的一二三。如,最畅销的产品是哪些,具有什么特点,从哪些渠道可以获得。还有,不同市场的反馈是什么,尤其是不同市场的期望在哪里。她一一牢记在心。
最终说服了第一家客户的时候,她就自己做了,一单就挣了接近十一万。那是2009年。她说如果不自己做,最多拿3万走。
当第二单、第三单纷至沓来,她就顺势成立了公司,聘请了技术员。
3、炼成自己的金融业务体系
一个大学新人,毕业以后,懵懵懂懂闯进职场,很长一阵子找不到工作,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被推荐进了一家当时并不见好的担保公司,做实习业务员,真实地从最底层做起。也许职场的刺激,也许别的诱因,激发了这个男孩心中某种激素。他抓住一切机会学习借鉴提升,不断充实完善自己。终于,从第三年开始,他成功做到了全市业绩第一,连续两三年之后,正在公司准备给予更多权益的时候,他选择离开了。他组建了自己的公司,并迅速挤进了行业,做的风生水起。
他说,在职场发展,含金量来自金钱,至少一定是与挣钱相关,而且一定是有升值空间。只有这样才有意义。其他任何偏离即使不是忽悠,最终也会成为忽悠。
事实上,就如前一阵子,申通准备上市,大家才恍然大悟,发现申通的老板和圆通、中通、韵达以及天天的老板要么是夫妻、要么是兄妹,要么是发小……各种千丝万缕……
要想从一个新人职场翻身,或许早已经除此之外,别无他途。
路一直就在,怎么走,道理也早已经在那。又是新的一年了,用此文祝福每一位心存梦想的人。
[i] 为化名,如无特殊说明,文中涉及具体单位、人名,皆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