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废水深度处理技术存在的问题与发展


       造纸工业不仅是用水大户, 还是产生工业水污染物的主要产业。随着水资源日益紧缺 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加严以及 《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3544 2008)的发布、 实施 , 相对于原有标准 , 新标准 COD Cr BOD 5 SS的排放指标降低了约50% 70%。许多造纸企业现有的废水排放水平与新排放标准相比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一般经过二级生化处理的造纸废水大多数不能达到新标准的排放要求,主要存在 COD Cr >100 mg/L 色度仍然较高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度处理以实现达标排放, 甚至能够回用。这对减少废水的排放、 削减企业的排污费、减少水资源的消耗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造纸废水深度处理就是将二级生化处理出水再进一步用物理 化学或生物法处理, 去除造纸废水在二级处理中没有除去的溶解性污染物及悬浮物, 以达到更加严格的排放要求 , 甚至能够实现水的回用。

在造纸废水的深度处理中 , 各种处理方法都存在着不足。物理化学法中的絮凝法需要投加大量的试剂 ;膜分离技术容易出现膜污染和浓差极化问题;吸附剂的应用需要考虑它的吸附容量和再生 ;电化学法消耗的电能较大 。生化法应用时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有 :生物填料法中菌种的筛选 培养和环境适应性;活性污泥法的污泥膨胀、 生物活性和污泥量等。

目前, 单一地使用一类技术彻底去除造纸废水中的污染物成本还比较高 , 与产业化应用还有一定距离。因此在选择处理工艺时, 应充分考虑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 采用各种工艺联合处理, 这样既能有效地提高处理效率 , 又能降低处理成本, 因此几种处理工艺联合应用将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