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不平凡的一年,英国脱欧、特朗普当选,似乎所有大事件都未按照人预判中进行。2016年中国经济同样令全球瞩目,从楼市调控、债务问题到人民币贬值,从实体经济下滑风险加大,到资本外流引发不安,种种现象都让大家不经发问一个关键问题:2017年,中国经济到底怎么走?笔者根据多年对经济发展形势观察认为,尽管特朗普“反全球化”搞的人心惶惶,未来一年国内外经济发展危机四伏,但根据总结过去的经济发展内在趋势,以及对目前产业发展红利进行深度分析,2017十大经济拐点仍然具有一定可预见性。
一、房地产:中国房地产投资维持正增长
谈论中国经济必然离不开房地产,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出一个政策信号,指明“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未来政府将综合运用金融、土地、财税、投资、立法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既抑制房地产泡沫,又防止大起大落。如此一来,能够在宏观上管住货币,微观信贷政策也能支持合理自住购房,严格限制信贷流向投资投机性购房。
笔者认为这意味着从2017年起,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将发生根本性改变,住房将从投机赚钱的工具回归到基本居住功能,政府会通过信贷、税收等政策对房地产市场进行清晰的界定,中国房地产市场及中国经济就能真正走向健康持续发展之路。
二、股市:“股牛债熊”时代将持续,上证综指挑战四千点
2016年股市表现应当分为两部分来看,1-2月经历“股灾3.0”,股市从3600点暴跌至2600点;2-11月股市趋势性上行, 11月高点为3260点,2-11月涨幅为25%。基于中国经济L型下半场已至,笔者认为企业盈利逐步改善,长期看好中国股市。
对于2017年,笔者仍然长期看好中国股市“健康牛”,“股牛债熊”时代仍将继续。核心逻辑是中国经济的中期下滑已经结束,L型拐点已过将逐渐得到市场认可,工业品价格长期回暖,企业盈利持续改善,这是中国股市“健康牛”的关键,与2014-2015年的“水牛”、“杠杆牛”有本质不同。当股市上涨趋势形成,增量资金、市场情绪将加速股市上涨,2017年上证综指存在挑战4000点的可能。
三、移动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融合与颠覆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企业地域垄断优势将越来越弱化,新一轮全球技术革命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根据中国《2015年通信运营业统计公报》显示,2015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达到7.9亿人。移动互联网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和冲击,对几乎所有行业特别是传统行业(如商业、传媒、通讯、出租车、金融等)带来了颠覆性影响和冲击。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和时间的推移,笔者认为曾经的消费人群逐渐老龄化,80后,90后,00后的消费需求正在成主流。而传统企业的消费观念和管理体制和产品观念都是非常陈旧的,而只有新兴的移动互联网企业产品,符合年轻人的审美才终能赢得市场。传统企业要么顺应时代进行自我颠覆,要么就是下一个“诺基亚”。
四、新零售:概念崛起,线下商铺将迎来第二春
至2016年末电商已走过了黄金的十年,截止2015年底电商零售额已占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左右。随着互联网流量红利的终结,电商发展遇到了天花板,笔者观察到以往从不涉足线下的电商巨头,阿里、京东、聚美优品开始聚焦线下。双11前夕,马云提出电子商务将很快被淘汰,接下来将会是“新零售时代”的言论,正式揭开新零售时代大幕。
早在去年4月,科尔尼发布的《2015年全球零售电子商务指数》就曾显示,中国电商增长率呈现小幅下滑。正是意识到电商未来的大趋势,嗅觉敏锐的马云在恰当的时机提出了新零售概念。新零售正是结合双方的优势,未来线下商铺的重要性将凸显。当下各大电商巨头们面临的将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对于千万线下商铺来说,新零售抛来的橄榄枝将促其迎来发展的第二春。
五、VR:从玩具到工具,硬件、内容、服务全生态升级
VR被称为下一代革命性创新,由其带来的全新的数字世界,将彻底颠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人与网络的互动模式。全球汽车巨头奥迪、宝马、通用、福特等都开始尝试利用VR技术来销售汽车,而房产巨头如万科、万达、龙湖、远洋、香港置地、当代置业等皆在自家的销售体系里增加VR看房。另外在11月1日零点,天猫双11最劲爆的VR购物体验——Buy+频道也正式上线。上线首个小时,就有近3万消费者戴上VR眼镜涌入尝鲜,六成为30岁以下年轻人。
当许多人还把VR局限在看看视频、打打游戏的层次上时,VR全生态已开始升级,从硬件、内容到服务,VR能带给人想象的空间十分巨大。回想起曾经喧嚣一时的纳米科技现今的冷淡,科技只有应用到更多的领域,才会茁壮成长发展壮大。如今VR已成长为一种无所不在的工具,它对商业的价值越大,未来企业投资的力度就会越高,2016年因多款VR设备的推出被称为VR元年,随着多产业对VR的重视,2017年将是VR全生态升级变革的重要一年。
六、互联网汽车:元年降临,车企与科技大佬的PK
近年来,年轻消费者已经成为汽车购买的主力军,这些更懂互联网的年轻人带动互联网汽车的发展。今年互联网三巨头百度、腾讯、阿里巴巴都推出了与汽车相关的战略规划,在国外,谷歌、苹果、特斯拉、三星等也都在对互联网汽车虎视眈眈,然而全球首款互联网汽车仍是在中国出现,11月,上汽集团与阿里巴巴强强携手推出“全球首款量产互联网家轿”荣威i6,受到了业界很高的关注。
笔者认为,在互联网无所不在的时代,互联网汽车拥有着无限潜能,从今年首部互联网汽车的推出开始,明年或许将是互联网汽车的元年。据公安部交管局数据显示,截止2015年中国拥有机动车驾驶证的人数超过3.2亿,而私家车刚超过1.24亿辆,未来几年中国汽车市场是个增量市场,互联网汽车的诞生恰到时机,明年市场一旦被打开,将是爆发式的突飞猛进。
七、服务经济:超过工业经济成为新红利
工业经济进入到后期了,接下来是什么经济?笔者认为是服务经济,一个是服务部门在工业化经济中的作用不断增长;另一个也可以是产品提供中服务的相对重要性,被称为产品的服务化。经济学中老的产品与服务的二分法,已经升级为服务——产品统一体。
数据显示,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从2010年四季度的不足4成,上升到如今的接近6成,服务经济已经日益成为发展的大方向。另外,笔者认为“互联网+”的国家战略正是产业服务化的最好例子,因为互联网、TMT本身就是服务业。实际上,不少领先的工业企业正在服务化转型,比如华为对自己的定位就是“作为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为电信运营商、企业和消费者等提供有竞争力的端到端ICT解决方案和服务”,可见服务业正在转化为经济发展的新红利。
八、城镇化:城镇将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主导
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在拉动经济快速增长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城镇化是中国的最大潜力,主要是指城镇化所蕴含的巨大内需潜力。这个潜力的释放主要在于人口城镇化,在于人口集聚效应而带来的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中国的城镇化有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优势,但是城镇化率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尤其是人口城镇化的发展空间巨大。
初步测算表明,1.3-1.5亿新增农业转移人口如果能顺利实现市民化,到2020年有望释放至少5万亿元的潜在消费需求。此外,人口城镇化的消费需求还能够带来巨大的投资需求。而且,随着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大规模改善,随着城乡经济交流的日益频繁,许多农村特别是郊区农村和交通沿线农村已基本城镇化。随着内外发展环境的深刻变化,未来5-10年,中国的新型城镇化面临重大机遇、拥有巨大潜力,并将在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中扮演重要的历史性角色。
九、人口老龄化:银发经济成为发展空间很大
人口老龄化是人口转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截至2014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12亿,占总人口的15.5%。据预测,本世纪中叶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峰值,超过4亿,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老龄市场。这为养老产业带来了较快发展机遇,并吸引地产商、专业养老机构等各路资本驻足关注。
据笔者观察,服务老龄人口的未来机遇将集中在四个主要板块。这四个板块包括老龄用品业、老龄服务业、老龄房地产业以及老龄金融业。老龄金融业——比如为老年人提供的保险以及资金管理服务——将是老年产业板块的重中之重,并仍有很大发展空间。
十、低碳经济:绿色低碳发展日益强化
“十二五”时期雾霾问题日益突出,中国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颁布了最严格的环境保护法,提出了大气污染、水污染行动计划等,并向国际社会承诺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且将努力早日达峰,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中国的新潮流。
2015年1—9月份,单位GDP的能耗同比下降了5.7%,2014年这个数字是4.8%。也就是说,随着制造业和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中比重的变化,单位GDP的能源消耗在不断下降。通俗地讲,“经济黑色的部分在退,绿色的部分在加强”。过去五年是中国经济以速度换质量的过程。发电量和GDP增长背离,煤耗的下降和发电量的背离,都说明中国经济增长的模式在悄然发生转变。
从笔者总结的以上十大经济发展拐点可以看到,相比2016年初经济发展趋势主要聚焦移动互联网,今年年底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的势头愈加明显。整体经济形势也更为复杂,楼市、股市以及新兴产业的动荡起伏仍然会持续。2017年将承上启下,线上与线下的融合会加剧,促进多产业升级,带来经济新的增长点。笔者认为,不出意外,明年将是中国经济全面转型最关键的一年,在这十大经济发展拐点领域,将催生更多让全球惊叹的经济独角兽。